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 > 【题文】地质学上,把海水从海岸入侵陆地的过程叫“海侵”, 海水退出陆地的过程叫“海退”。海侵过程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碎屑岩变为碳酸盐岩,碎屑岩表现为更粗的颗粒,海退...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地质学上,把海水从海岸入侵陆地的过程叫“海侵”, 海水退出陆地的过程叫“海退”。海侵过程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碎屑岩变为碳酸盐岩,碎屑岩表现为更粗的颗粒,海退过程反之。据资料及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上示意图所属的过程以及虚线方框中沉积颗粒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海侵 沉积颗粒变化与甲相符 B.海退 沉积颗粒变化与甲相符
C.海侵 沉积颗粒变化与乙相符 D.海退 沉积颗粒变化与乙相符
【小题2】引起上图海平面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地壳上升 ②地壳下降 ③冰期 ④间冰期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②③
答案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材料及图示,左图表示海平面不断上升,因此是海侵。海侵过程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碎屑岩变为碳酸盐岩,碎屑岩表现为更粗的颗粒,即颗粒物由下而上越来越小,与甲相符。
【小题2】本图显示的是海平面上升,可以是地壳运动形成,间冰期气候变暖,极冰融化也可以导致海平面上升,故选C。
考点:本题组考查全球气候变化。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地质学上,把海水从海岸入侵陆地的过程叫“海侵”, 海水退出陆地的过程叫“海退”。海侵过程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碎屑岩变为碳酸盐岩,碎屑岩表现为更粗的颗粒,海退】;主要考察你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这是一个赤道上的群岛,却有着来自寒带的企鹅;它曾被视为“魔鬼之岛”,因为“地   狱之火”在这里涌动,如今它又被称为“最后的伊甸园” “生物进化活博物馆”。

【小题1】这个群岛上的岩石因为常年的风化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形态,其主要的岩石类型是(   )
A.石灰岩B.玄武岩
C.花岗岩D.石英砂岩
【小题2】岛上生物多样,常年生活着耐寒的企鹅,可能原因是(   )
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小题3】研究发现群岛以每年数厘米的速度在向东南方向移动,原因是(   )
A.处在海底的扩张地带B.位于海沟附近
C.处在板块的碰撞挤压带D.大陆漂移造成的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江西三清山是花岗岩山岳地貌的一个天然博物馆,被中外专家一致称为是“西太平洋地区最美的花岗岩区”。“东方女神”为世界“绝景”。
【小题1】形成“东方女神”风景的岩石属于右图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的(   )
A.AB.BC.CD.D

【小题2】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B.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外力作用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D.外力作用—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

【小题1】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   )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C.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
【小题2】M处板块边界类型示意图是(   )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图及材料一、二,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下图为美国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A处的豪雨林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温带雨林之一,在1981年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材料二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它的宽度在6公里至25公里之间,平均谷深1600米,谷底宽度762米。大峡谷岩石是一幅地质画卷,由于人们从谷壁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的地层,因而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
(1)分析说明A处有雨林分布的原因。
(2)图中B地降水量比C地明显偏多,请说明原因。
(3)请解释D附近海域渔业资源较丰富的主要原因。
(4)说出大峡谷两侧的主要岩石类型和大峡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形式。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板块运动示意图。

【小题1】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大洋板块在张裂  ②大洋板块在俯冲  ③板块之间是生长边界  ④板块之间是消亡边界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小题2】与示意图相符的是(   )
A.马里亚纳海沟 B.大西洋海岭
C.夏威夷岛D.高加索山脉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