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题文】读图“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的AB、CD、EF三条线,表示地轴的是    ...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读图“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的AB、CD、EF三条线,表示地轴的是     ,表示晨昏线的是     
(2)图示日期是     ,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3)该日甲、乙、丙三地中,     (选择填空)。
A.甲地和丙地昼长相等     
B.乙地最早见到日出
C.丙地出现极夜现象       
D.三地正午人影等长
(4)该日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     ,昼变     ,且昼     (长于,短于)夜。
答案
【答案】(10分)
(1)  FE              CD                              
(2)  6月22日前后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3)  B、C     
(4) 南     减小   短      长于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题,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这个假想的轴运转。故又称地球自转轴。这个轴通过地心,连结南、北两极,与地球轨道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始终正对着北极星。通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赤道面。晨昏线与太阳直射光线垂直。图中的AB、CD、EF三条线,表示地轴的是EF,表示晨昏线的是CD。
第(2)题,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故图示日期是6月22日前后,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第(3)题,如下图所示,阴影部分为黑夜,故该日甲、乙、丙三地中:
A.甲地和丙地昼长相等,不对。甲地昼长夜短,丙地昼短夜长。  
B.乙地最早见到日出,正确。由下图可知,乙地处于晨线上,处于日出时刻,而甲丙两地处于夜半球,故乙地先看到日出。
C.丙地出现极夜现象,正确。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D.三地正午人影等长,不对,因为三地不在同一纬度。

第(4)题,该日后一个月内,即由6月23日至7月23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昼变短,且昼短于夜。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知识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地轴的含义。(2)知道晨昏线的特征。(3)明确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4)明确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读图“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的AB、CD、EF三条线,表示地轴的是    】;主要考察你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并于2012年6月29日10点00分安全返回。据此完成题。
【小题1】进入绕地轨道的“神舟九号飞船”属于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总星系    ④银河系     ⑤河外星系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小题2】“神舟九号飞船”发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A.由快变慢B.由慢变快C.达到最快D.达到最慢
【小题3】“神舟九号飞船”飞行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先向北后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先向南后向北移动
【小题4】“神舟九号飞船”发射时,华侨林先生在美国旧金山(西八区)收看实况转播,此时当地已是
A.清晨B.正午C.傍晚D.午夜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题。

【小题1】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A.70ºEB.90ºEC.70ºWD.110ºW
【小题2】此日在(  )
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
【小题3】此季节,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西伯利亚冰天雪地B.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C.江南地区春暖花开D.东北平原麦收正忙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中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A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C和D在同一纬线上,A、D、C三点所差经度数相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北京时间为       
(2)这一天,C点的昼长为      小时,出现极昼的范围是     
(3)北京昼夜长短状况是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4)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5)此时,赤道上既是白昼又属于东半球的范围是什么?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2月22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太阳高度角和当地经纬度观测,操作方法是:在操场上选择一点A 处,垂直立一个竹杆(杆长2 米),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圈,将观测到的杆端点在地面所投影的变化记录在操场平地上。据此回答以下2题。

【小题1】该地的地理坐标约为
A.122.5°E ,21°34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EDF表示晨昏线,且ED为晨线。

(1)在图上找出夜半球,并用斜线表示其范围(4分)
(2)该图所示的日期在         日前后(4分)
(3)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的两点是        ,(4分)地方时相等的两点是        (4分)
(4)图中各点中地方时为正午12点的两个地方是           。(4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