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四川省月考题难度:来源: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__;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
(2)a、b两地比较:温度高低关系是__________,气压关系是__________;垂直运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答案
(2)a<b;a>b;a 下沉运动,b为上升运动
(3)
核心考点
试题【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__;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主要考察你对大气运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 ]
B.空气是由低压区流向高压区
C.地区间的冷热不均只能引起空气的上升运动
D.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B.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风向 ③地转偏向力 ④摩擦力
C.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摩擦力 ③地转偏向力 ④风向
D.①地转偏向力 ②风向 ③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摩擦力
(1)在甲图中画出甲地的风向。比较甲乙两地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天气系统A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状况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乙中画出875、900、925、950百帕四条等压线,并判断该图所示天气系统的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甲中A和图乙中的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成为自然灾害,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最新试题
- 1在某一旅游景区,建有一山坡滑草运动项目。该山坡可看成倾角θ的斜面,一名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为m,他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
- 2长期使用的锅炉底部会形成一层锅垢,它是由一种难溶性的盐和一种难溶性的碱组成的,下列可能属于锅垢成分的一组是[ ]
- 3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B.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人口东少西多C.人口密度
-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他爱一个人时,他心中会充满佛一样的大悲悯,在他所爱的人身上,
-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项羽之死司马迁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
- 725. -- How does drought _______ in Yunnan? -- It hasn’t rai
- 8As we all know, playing chess is usually one
- 9我国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进程中,必须紧紧抓住( )这个中心环节。A.和谐社会建设B.生态文明建设C.思想道
- 10—I hear Mr. Wang will test us in English ________next week.
热门考点
- 1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亭林先生神道表[清]全祖望先生字曰宁人,改名炎武①,学者称为亭林先生。少落落有大志,不与人苟同,
- 2将湿衣服挂在向阳的地方,是为了提高液体的______,从而加快衣服上水分的蒸发.
- 3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做功少,功率一定小B.功率小的机器做功不一定慢C.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快D
- 4东南“侨乡”指的是广东省。[ ]
- 5(9分)如图所示,一小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0N,用细线AC、BC和轻弹簧吊起,处于平衡状态。已知弹簧原长为1.5cm,
- 6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5字)(4分)细菌虽然小得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确实起到了关键的
- 7在以下空白中填写有关编号:(A)溶液 (B)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于液体中,形成 的浑浊的液体) (C)乳浊液.将味精溶
- 8下列溶液中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的是① 氢氟酸 ② NaCl ③ KNO3 ④ Na2SiO3 ⑤ CuS
- 9We are said to be living in ____ Information Age, ____ time
- 10—How long is it ___ the new math teacher came here?—Two 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