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自然灾害与防治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IO分)材料一 位于冰岛南部亚菲亚德拉冰盖的艾雅法拉欠山,于当地时间2010年4月14日凌晨l时开始喷发,喷发地点位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IO分)
材料一 位于冰岛南部亚菲亚德拉冰盖的艾雅法拉欠山,于当地时间2010年4月14日凌晨l时开始喷发,喷发地点位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以东125公里。同时引发水泥流,带来巨大洪水,火山灰在天空中大量飘散到欧洲上空。
材料二  冰岛位置示意图

(1)导致冰岛火山灰飘散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2分)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2)试分析冰岛火山喷发的原因及可能带来的危害。(6分)
(3)针对火山喷发,你建议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减灾防灾?(2分)
答案

(1)B(2分)
(2)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活动(2分)
掩埋房屋、摧毁建筑;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污染大气,严重影响欧洲空中交通、4分,答对2点即可得4分。)
(3)建立长期有效的监测预警应急机制;进行相关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2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根据冰岛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该地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控制。北半球的西风带为西南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板块运动学说。冰岛位于板块交界处为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活动。火山喷发形成大量火山灰,掩埋房屋、摧毁建筑;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污染大气,严重影响欧洲空中交通。
(3)本题考查地质灾害的防治。建立长期有效的监测预警应急机制;进行相关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
核心考点
试题【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IO分)材料一 位于冰岛南部亚菲亚德拉冰盖的艾雅法拉欠山,于当地时间2010年4月14日凌晨l时开始喷发,喷发地点位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主要考察你对自然灾害与防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读“1954年与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损失对比表”结合所学回答1—2题。

1.1998年洪水淹没面积和死亡人数都比1954年少,其主要原因是
A.1998年洪水水位没有1954年的高
B.新建设的许多防洪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C.1998年的降水时间比1954年的短
D.1954年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1998年要大得多
2.1998年的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1954年损失的十几倍,其原因是
A.1954年洪水到来前,政府组织军民对财产进行了及时转移
B.1954年洪水发生的时间比1998年稍晚,农田的农作物已经基本收割
C.1998年长江流域与1954年相比经济迅速发展,资产密度加大
D.1998年洪水主要淹没的是城市,而1954年主要淹没的农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 95.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国,有20多万人死亡。回答1—4题。

小题1: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小题3:海啸以800千米/小时的速度传播到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4.2°N,73.5°E)时,当地区时约为
A.6时B.9时C.12时D.15时
小题4: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①人口老龄化 ②沿海人口密度大
③多河流入海口 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自然灾害的类型是
A.洪涝、地震、干旱、风暴潮、地震
B.风暴潮、干旱、地震、洪涝、台风
C.地震、滑坡、洪涝、台风、干旱
D.干旱、洪涝、风暴潮、地震、滑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泥石流的发生会导致河谷堵塞形成堰塞湖,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最容易形成堰塞湖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试用板块学说分析我国西南地震频发的原因。(4分)
(2)简述A地区地形特点及其形成原因。(8分)
(3)填表回答:B、C两地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4分)
 
典型地貌类型
外力作用
B
 
 
C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