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自然灾害与防治 > 2010年1至6月,全国发生地质灾害19522起,较去年增加17658起,增幅为932.3%;464人死亡和失踪,较去年增加297人,增幅为177.8%(数据来...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2010年1至6月,全国发生地质灾害19522起,较去年增加17658起,增幅为932.3%;464人死亡和失踪,较去年增加297人,增幅为177.8%(数据来源: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增幅巨大的原因有
①城镇建设②修建道路③乱垦滥伐④进入地质活跃期[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2010年1至6月,全国发生地质灾害19522起,较去年增加17658起,增幅为932.3%;464人死亡和失踪,较去年增加297人,增幅为177.8%(数据来】;主要考察你对自然灾害与防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读下图,回答1—3题。

1、图示地区存在的生态破坏是[     ]
A.土壤侵蚀
B.土地沙化
C.森林枯竭
D.草原退化2、图中A地区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时旱情加重
B.暴雨时出现山洪
C.地势高容易出现霜冻
D.夏秋易发生台风3、C地区因侵蚀发展易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
A.火山
B.地震
C.泥石流
D.地裂缝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国务院曾发出通告,在内蒙古草原上禁止挖发菜、甘草、麻黄草。据此回答1—2题。1、国务院做出上述决策的原因是[     ]
A.上述植物属于珍稀植物,必须加以保护
B.研究发现,食用发菜有害身体健康
C.甘草、麻黄草属于淘汰使用的药材
D.保护草原植被,防止荒漠化和沙尘暴2、内蒙古高原土地辽阔,资源丰富。要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经济,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
A.开发东部丰富的煤炭资源
B.退耕还草,恢复天然植被
C.增大牧场牲畜数量以增加牧民收入
D.大力植树种草,保护生态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长江某年的汛期水位、流量变化过程线图和流域内4个行政区的灾情统计表,回答问题。

(1)试分析长江该河段小流量造成高水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减轻长江的洪涝灾害,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工程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人类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各种人造物质破坏了环境的自然性状,通过某些自然过程的积聚和放大,将引发一系列自然灾害。据此回答1—2题。1、下列自然灾害不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引发的是[     ]
A.“水华”现象
B.赤潮现象
C.华北春旱
D.土壤污染2、发生赤潮的根本条件是[     ]
A.水体富营养化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海域较封闭
D.水温较短时间内升高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
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每年达数千人,经济损失高达百亿元。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不少部门、单位及个人不能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在生产活动、工程建设中不采取地质灾害预防措施,人为地诱发大量地质灾害,二是公民缺乏防治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防灾意识薄弱,一旦突发地质灾害发生,常造成人员伤亡。
(1)宣传活动在汛期开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质灾害是指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__________,当这些自然现象破坏了__________的环境,
危及的时候,便称为地质灾害。
(3)各类地质灾害中,________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4)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可采取的
预防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5)为了增强防灾意识,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___________系统;另一方面要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___________体系。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