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0116 期中题难度:来源:
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的分界线
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的分界线 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主要考察你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回答(1)——(3)题。 |
(1)田晓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 ] |
A、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 |
(2)该地的气候类型和耕作土壤分别是 |
[ ] |
A、温带季风气候、黄土 B、温带季风气候、黑钙土 C、亚热带季风气候、红壤 D、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土 |
(3)下列关于区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一致性,没有差异性 B、各区域之间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开放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 C、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构成一个整体 D、每一个区域都占据地球表层一定的空间,而且是孤立存在的 |
读下图,回答(1)——(3)题。 |
(1)以下农业区:①松嫩平原,②长江三角洲,③海南岛,④黄河下游地区,与图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 主要农作物结构相符的是 |
[ ] |
A、a①、b②、c③、d④ B、a②、b④、c③、d① C、a③、b④、c①、d② D、a②、b④、c①、d③ |
(2)图中b、c两地农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 |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
(3)图中a、b两地都有棉花的种植,两地相比,b地的优势气候条件主要是 |
[ ] |
A、春季多雨,利于棉花的生长 B、夏季多雨,利于棉花的生长 C、秋季“秋高气爽”,利于棉花的收摘 D、春季降水少,利于棉花的生长 |
比较我国南方和北方文化事物和现象方面的差异,回答以下问题。 (1)填写下列表格: |
(2)表中所示的文化事物,属于物质文化事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精神文化事 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明南北文化事物的差异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为2842万人。 材料二:关中一天水经济区部分铁路交通示意图 材料三: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空间结构图 材料四: 陕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234.4M3,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0%。关中和陕北水资源量很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只有368.5SM3和920.2M3。全省年输入黄河泥沙8亿吨,占三门峡以上河段泥沙量的一半。 (1)该经济区主要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______。 (2)该经济区构筑“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其中“轴”和“辐射”作用主要依靠 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该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是哪里?试分析其成为核心城市的社会经济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该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