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1—4题。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海拔B.热量C.水分D...
题目
题型:辽宁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1—4题。

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2.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3.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
A.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 4.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     ]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答案
1、B
2、B
3、C
4、D
核心考点
试题【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1—4题。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海拔B.热量C.水分D】;主要考察你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1—3题。

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热量
B.海拔
C.水分
D.土壤 2.甲、乙两地共同的地理现象是 [     ]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河流结冰期长
D.水运发达 3.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
A.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盛行风向
D.纬度位置
题型:云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有关英国、日本在地理方面的正确叙述是(  )
①两国都是处在北纬400 —600的岛国②两国都属于温带海洋气候③英国能源丰富。日本矿产资源贫乏④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航运方便的沿海地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主要是依据(  )
A.地貌和气候B.水文和植被C.植被和土壤D.气候和土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爱我的宁夏美,塞上明珠放光辉;高峡出平湖,大坝多奇伟;千里河套歌甜花香,广阔平原牛壮羊肥……”,2008年9月2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分析下列图表资料回答:
资料一:图Ⅰ是宁夏附近区域一月平均气温等值线和年降雪等日数线图;
资料二:图Ⅱ,宁夏沙坡头经过50年不懈的治沙努力,成果卓著,1994年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环保500佳单位”的光荣称号。
 
(1)读资料一,Q处有一重要的南北走向山脉           ,在古代称之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原因是什么?
(2)Q处年降雪日数的范围是            ,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读资料二,回答:
①图中铁路和被沙障直接阻隔的沙漠分别是             (填正确项字母)。
A.包兰铁路、腾格里沙漠                B.京包铁路、腾格里沙漠
C.包兰铁路、毛乌素沙漠              D.兰新铁路、毛乌素沙漠
②沙坡头地区治沙工作卓有成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项字母)。
A.利用麦草、稻草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可以削减风速,截留水分
B.方格状沙障能大量吸收地下水,促使植物生长,固定沙丘
C.方格状沙障固沙成本低,费工小,应大规模推广
D.利用麦草、稻草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属于生物固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晋陕内蒙古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8310多万。本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图1为“晋陕内蒙古区侵蚀类型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2009年2月27日备受瞩目的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北干线开工。引黄入晋工程是跨流域的世界级大型引水工程,北干线引水工程是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2“引黄入晋工程线路示意图”。
小题1:比较图1中I类侵蚀区与Ⅱ类侵蚀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差异;并说出Ⅲ类侵蚀区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名称。
小题2:简要说明图1所示地区主要存在的土地退化问题及其对华北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小题3:引黄入晋工程南干线已于5年前建成,据图2分析南干线调水的有利条件,并分析北干线在N处向南弯曲的原因。
材料三 内蒙古地区正在建设的神华“煤制油”直接液化项目,年消化原煤1500万吨,产成品油500万吨。今后15年内,该项目计划投资2000亿,预计达到年产3000万吨油品的能力,形成新的产业链,效益比直接卖原煤可提高20倍。此外,在安徽、黑龙江、河南,甚至新疆,大小不等的“煤变油”项目都在“蠢蠢欲动”。图3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

小题4:有人认为“煤变油”核心技术已经突破,可以建设。但也有人认为“煤变油”项目负面影响太大,不应该建设。你赞成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