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 (10分 )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读图回答问题。(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6分)(2)近年来,该...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 )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读图回答问题。

(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6分)
(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指出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4分)
答案

(1)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分)乙:降低风速、阻挡风沙(2分);丙:固沙阻浪。(2分)
(2)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水污染。(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甲在山前地带,坡度大,其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用;乙处是滨海平原,其植被降低风速、阻挡风沙的作用;丙地处沿海沙地,植被以固沙阻浪作用为主。
(2)该地区虽地处滨海地带,但气候上降水集中,春季旱灾多发。若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将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面积加大,农药、化肥的使用可加剧水污染。
核心考点
试题【(10分 )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读图回答问题。(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6分)(2)近年来,该】;主要考察你对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某生态调查小组对某区域进行了生态调查,其地表植被状况如右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最可能形成该地这种生态特征的人类活动是
A.滥采矿产B.滥伐森林
C.过度放牧D.滥垦耕地
小题2:该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云贵高原B.江南丘陵 
C.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水蚀作用B.风蚀作用 C.风化作用D.沉积作用
小题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水资源利用不当B.过度放牧C.滥伐森林D.环境污染
小题3: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禁止乱砍滥发B.大力开发梯田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2分)图为我国某省区图,据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中所示省区的地形特征并说明理由。(8分)
(2)说出甲河与乙河之间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从生产要素投入、产品用途和经营规模等方面概述其生产特点。(8分)
(3)图甲为A县土地垂直分布与土地利用状况图,图乙为A县农村生活能构成图,设想如何促进A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全国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生态文明。要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   )
A.自然经济时期B.采猎文明时期C.农业文明时期D.工业文明时期
小题2: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A.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破坏已得到基本控制
C.工业“三废”排放物有所控制,农村乡镇企业导致污染增多
D.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
小题3:我国继上海实行休渔制度之后,今年已开始在长江实行休渔制度,其主要作用是(   )
A.保护中华寻等珍惜鱼类洄游产卵
B.保护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濒危物种白鳍豚
C.防止过度捕捞导致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
D.我国渔获量已居世界首位,防止市场鱼类过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10月7日央视报道:据统计河北张北县上世纪70年代种植的近160万亩防护林,90%已到达过熟期。近几年,每年衰死和濒临衰死的约20%,监测数据显示,该地区从2000年到2010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至3米,这也大大加快了防护林的衰死速度。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近10年来张北县地下水位逐渐下降,推断其原因主要是当地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B.水污染导致水源短缺
C.生产用水急剧增加D.水资源调出大于调入
小题2:张北县防护林大量死亡,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危害是
A.加重酸雨危害B.加快土地退化C.加速地面沉降D.产生大量垃圾
小题3:为使该地区防护林继续发挥效益,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移民和退耕还林B.保护现有防护林C.恢复当地水环境D.最新和抚育结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