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题1:该国甲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混合农业 |
A.机械化程度高 | B.科技水平低 | C.商品率高 | D.生产规模大 |
A.地表崎岖,人均耕地少 |
B.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降水少 |
C.科技水平低,资金不足 |
D.河流水量小,灌溉水源不足 |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解析
小题1:甲处位于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是混合农业。所以D项正确。
小题2:该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所以不是该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科技水平低,选择B项。
小题3: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位于东部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所以D项正确。
核心考点
试题【读下列某国轮廓示意图,完成19-21题。小题1:该国甲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小题2:不属于该】;主要考察你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小题1:该农场位于( )
A.荷兰西欧平原 |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
C.泰国湄公河平原 |
D.加拿大中部平原 |
A.热量不足 | B.水源不足 | C.劳动力不足 | D.土壤贫瘠 |
A.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 B.牧牛业占有重要地位 |
C.只分布在发达国家 | D.专业化程度高 |
小题1: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①需投入较多的劳动力 ②商品率不高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不适合个体农户经营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东北平原 ②华北平原 ③鄱阳湖平原 ④长江三角洲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种植业和畜牧业 |
B.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
C.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
D.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 |
A.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
B.多分布在湿润、半湿润气候区 |
C.多属商品农业 |
D.多属密集农业 |
最新试题
- 1 是一种文化习俗,是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
- 2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黄色、白色乒乓球共40个,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小明从这个袋子中随机摸出一球,放回.通过多次摸球
- 3They _______ some books from the liarary last week.A.lendB.l
- 4在战国七雄中,在地理位置上位于最南面是[ ]A、赵 B、燕 C、齐 D、楚
- 5人们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
- 6【题文】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图中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12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的共产党员人数
- 8如图,直升飞机在资江大桥AB的上方P点处,此时飞机离地面的高度PO=450米,且A、B、O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测得大桥两端
- 9质量M=1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经过位移4m时,拉力F停止作用,运动到位移是8m时物体停止
- 10空气柱封在左管内,现从图中虚线处将右管上半部分截去,若温度不变,待再度稳定时,( )A.管内空气柱的体积变小B.管内空
热门考点
- 1下列物质中,属于磷肥的是( )A.氯化钾B.磷酸钙C.氯化铵D.硫酸铜
- 2(5分)氮氧化物(如NO2、NO等)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
-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英模人物。下列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A.雷锋B.王进喜C.邓稼先D.焦裕禄
- 4已知两圆的圆心距O1O2为3,⊙O1的半径为1,⊙O2的半径为2,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为______.
- 5 Father was too tired. He prefer staying at home to -------.
- 6带正电荷的小球只受到电场力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它在任意一段时间内( )A.一定沿电场线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B.一定
- 7Every year many babies ______ born. [ ]A. is B. are C. w
- 8下列关于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操作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可直接用
- 9如图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转动这个转盘后,转出可能性最小的颜色是[ ]A.红 B.绿 C.黄 D.不确定
- 10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其中,雕版印刷术发明于[ ]A.隋朝 B.唐朝初年 C.唐末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