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出现了悲观、乐观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三种不同的观点 |
B.乐观派认为只要深人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减少人口数量就可解决问题 |
C.认为现今世界人口已大大超出地球环境承载量是悲观派的观点 |
D.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所公布的报告认为,地球能够容纳110亿或略多一点的人口并能使其合理健康地生活 |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关于目前对全球环境人口容量的几种估计不正确的是A.出现了悲观、乐观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三种不同的观点B.乐观派认为只要深人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减少人口数量就可解决问】;主要考察你对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①资源总数不确定 ②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③人口消费水平不断增长 ④人口增加对环境影响程度不确定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A.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 |
B.耕地总数和人均可耕地存在继续减少的趋势 |
C.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已达极值 |
D.河流径流量丰富,资源利用水平高 |
A.N类国家因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而人口增长快 |
B.M类国家因人口数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而导致人口萎缩 |
C.N类国家因资源十分丰富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 |
D.M类国家因经济、科技发达所以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
(1)此漫画说明了什么地理问题?
(2)图中显示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________,从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人手,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根据图示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缓解我国人口压力的主要措施。
小题1:下列关于“木桶”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A.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
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
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
A.气候适宜 |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
D.人口素质较高 |
最新试题
- 1请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3分)某报9月12日报道: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开赛半个多月来,已有200多篇作文因
- 2解方程:4x2-8x+1=0.
- 3按照要求进行句型转换。1. She is doing her homework. (改为否定句) She ____
- 4有一溶液中的溶质是由盐酸、硫酸、硝酸、硫酸铁、氯化铁、硝酸铁几种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溶液中加Ba(OH)2溶液的体积与
- 5当一名游客要来乌兰浩特市旅行,他最好选择下列哪一个地图作为导游图( )A.中国地图B.内蒙古地图C.乌兰浩特市地图D.
- 6***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主要是因为他提出①实行改革开放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③社会主义初级阶
- 7将带电量Q=0.3 C,质量m′=0.15 kg的滑块,放在小车的绝缘板的右端,小车的质量M=0.5 kg,滑块与绝缘板
- 8我国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采用______选举方式。[ ]A.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相结合 B.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
- 9某汽车车轮直径是600mm,当车轮转动120°时,驾驶员沿水平方向平移了( )A.600mmB.200 mmC.200
- 10206. My cousin is a sailor. He"s doing very well in the ____
热门考点
- 1如图(a)所示,质量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θ=37°的固定粗糙斜面上.t=0时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1
- 2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下面对宽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
- 3下列省份不与山东相邻的是[ ]A.河北省B.安徽省C.河南省D.浙江省
- 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入谢(感谢) 置之坐上(同“座”,座位) 置车骑(留下) 道芷阳(动
- 5“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地上河”的是 ( )A.青藏高原B.黄河上游C.黄河中游D.黄河下游
- 6(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E是CD的中点,PA底面ABCD,PA=4
- 7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
- 8某学生在配制10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时,最终配制的溶液浓度比要求的低,造成该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 9一战前,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最主要的依据是A.英、德是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B.英、德在全球范围争夺殖民地最
- 10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中:①H2CO3、②Na2CO3、③NaHCO3、④NH4HCO3、⑤(NH4)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