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小题1:“五月炎蒸气”所描述的地理现象是
A.夏季潮湿炎热的天气 | B.春季增温快的现象 |
C.印度雨季来临前的天气 | D.春季潮湿炎热的天气 |
A.东南沿海地区 | B.四川盆地 | C.台湾海峡两岸 | D.长江中下游地区 |
A.水分差异 | B.热量差异 | C.地形差异 | D.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 |
A.西部地区的耕作与放牧的粗放 | B.远离海洋,降水少,风蚀严重 |
C.西部地区易发生虫害和鼠害 | D.西部地区毁林和开垦草原现象严重 |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B
解析
小题1:“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夏随风里热,梅逐雨中黄。”指的是梅雨季节,“五月炎蒸气” 所描述的地理现象是夏季潮湿炎热的天气。
小题2:梅雨对应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长江流域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题3: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是水分差异造成的。
小题4:引起西部地区沙漠化进程速度快的自然原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受风力作用比较明显。
核心考点
试题【读南北朝时期瘐信诗:“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夏随风里热,梅逐雨中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五月炎蒸气”所描述的地理现象是A.夏季潮湿炎热的天气B.春季】;主要考察你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 B.陆地环境的差异性 |
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 D.自然景观的差异性 |
小题1:材料显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材料中所说的________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①差异性 ②整体性 ③气候 ④水文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①使生物多样性增加 ②地方气候更温和湿润 ③土壤肥力下降 ④洪涝加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①含沙量提高 ②水位上升 ③水流缓慢 ④水量增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 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 C.动物的消费作用 | D.植物的呼吸作用 |
A.土壤矿物质 | B.土壤有机质 | C.土壤水分 | D.土壤空气 |
最新试题
- 1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 )A.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NaOH
- 2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3PO4>H2SO4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K>Ca>Mg>Na>
- 3There are many __________ shops in this street. I want a pai
- 4图中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片P滑至A端,闭合开关S1和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压表的示数为U1;当滑片
- 5一根单线从纽扣的4个孔中穿过(每个孔只穿过一次),其正面情形如图所示,下面4个图形可能是其背面情形的是[ ]A.
- 6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E、F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E=CF.求证:DF∥BE,DF=BE
- 7利用家庭生活用品也可以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下列实验仅利用家庭生活用品不可能完成的是[ ]A.探究固体食盐在水中溶解
- 8计算:(1);(2);(3)。
- 9我省蕴藏着丰富的白云石矿石,其化学式是xCaCO3•yMgCO3.现称取27.6g白云石,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收集到13
- 10在下列各组函数中,f(x)与g(x)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f(x)=1,g(x)=|x|xB.f(x)=x,g(x
热门考点
- 1More than 5,000 cars should be ______ in this factory next m
- 2(本题满分8分)为扩大内需,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家电下乡”政策.第一批列入家电下乡的产品为彩电、冰箱、洗衣机和手机四种
- 3He has recently ____ tennis to relax himself in his spare ti
- 4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今天,我们可以 ①乘坐火车外出旅游 ②通过电脑上网查阅资料 ③用电话与同学联系 ④
- 5Jane didn"t sleep his father came back last nigh
- 6日前江苏开始启动“推动城乡品质提升”的工程,为江苏13个城市空间特色找定位,避免江南江北一个样,城市乡镇一个样。这蕴含的
- 7不能用H++OH-===H2O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8若,则A.B.C.D.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
- 10已知为锐角,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