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 > 石笋是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或从钟乳石上滴至洞底,直立在洞底的尖锥体。它的形成一方面由于水分蒸发,另一方面,由于洞穴里有时温度较高,水溶解CO2的量减小...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石笋是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或从钟乳石上滴至洞底,直立在洞底的尖锥体。它的形成一方面由于水分蒸发,另一方面,由于洞穴里有时温度较高,水溶解CO2的量减小,钙质析出,日积月累形成自下向上生长的是石笋,沉积在洞底。其生长带有很多可以利用的环境信息,地质学家把贵州某处石笋的生长过程分为一、二、三、四四个价段。读石笋景观图以及石笋剖面和石笋年龄及生长速率曲线图(图中KA表示1000年,KAB.P表示距今一千年),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石笋能够指示的环境要素主要是
A.气温、土壤B.降水、植被C.岩石、土壤D.气温、降水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石笋生长时代
A.有三次大冰期B.有一次温暖期C.温暖期长于冰期D.冰期长于温暖期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石笋是位于溶洞洞底的尖锥体,由于含碳酸的水不断点滴到一处,碳酸钙沉淀而形成的。水滴的流量、滴水的高度以及地面的状况均会影响石笋的形状。那么气候条件对水滴的流量、滴水的高度以及地面的状况影响应该是最大的。因此石笋能够指示的环境要素主要是气温、降水。
小题2:本题关键在于弄清楚题干、图表达的意思,然后顺着题意来解题。题干中有四个阶段,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找出各个阶段中,相同高度的石笋生长需要花费的时间。即看生长速率,其实速率就是通过图中的折线的斜率来体现。二阶段生长速度最慢,是冰期,花费的时间也是最长的。依次类推,可以而出冰期长于暖期的结论。
核心考点
试题【石笋是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或从钟乳石上滴至洞底,直立在洞底的尖锥体。它的形成一方面由于水分蒸发,另一方面,由于洞穴里有时温度较高,水溶解CO2的量减小】;主要考察你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在我国西北天山、昆仑山等山脉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常看到地表广泛分布着大量碎石的山体(见下图),该碎石的产生,最可能来自于
A.流水侵蚀作用B.冰川侵蚀作用
C.温差导致的风化作用D.人为破坏作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某河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河段的主航道应位于: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小题2:仅从自然因素考虑,该河段航运量最少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若在甲、乙两地新建居民点,则甲地应特别注意防范
A.地震破坏B.滑坡C.海潮侵袭D.暴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地区示意图,该地区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地壳运动C.风化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区域气候干旱,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由200毫米递减到15毫米;年均温在5℃以下,气温变化剧烈,绝对年温差可达60℃以上,日温差也常在30℃左右,厦季夜间气温可降至0℃以下;风力强盛,每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可达25-75天,西部甚至可出现40米/秒的强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A.山脉B.高原C.丘陵D.盆地
小题2:对该区域的中部地区地表形态影响较小的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D.流水侵蚀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