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②地昼长是 ( )
A.16小时 | B.18小时 | C.20小时 | D.22小时 |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读图,完成问题。②地昼长是 ( )A.16小时B.18小时C.20小时D.22小时】;主要考察你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小题1: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 ( )
A.火星 | B.水星 | C.金星 | D.土星 |
A.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水 | B.没有坚硬的地表 |
C.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 D.体积和质量很小 |
小题1:某军舰在东经160°,南纬59°的海面上,沿160°E经线向南发射导弹,射程为80千米,落弹点将在 ( )
A.东半球 | B.西半球 | C.中纬度地区 | D.高纬度地区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比较甲、乙、S三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
(2)比较该日乙、丙两地日出时间早晚(地方时)。
(3)该日南京一竖直旗杆顶端的日影轨迹是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_的反映。
(4)把此刻的昼夜半球分布情况转绘到下图中。
(1)请把图甲中的晨昏线转绘到图乙中,并用表示夜半球。
(2)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该季节南京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4)此日,a点昼长为_______小时,b点日出为________时,a点在b点的______方向。
(1)图示日期为 月 日,判断依据是 。此日以后的几天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趋势是 。
(2)若A处为160°E,此时北京时间为 。
(3)简述B、C两地共同的地理现象。
(4)B点所在纬度度数为300,则B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图示时刻B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___。
(5)B点所在的大洋是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如图1,点A(a-3,b+1),B(a+3,b-1)都在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上.(1)求a、b之间的关系式
- 2有两个布袋,甲布袋有12只白球,8只黑球,10只红球;乙布袋中有3只白球,2只黄球,所有小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且各袋中小球
- 3完成句子1. ________Anny was so alarmed that she dared not turn o
- 43的相反数是( )A.3B.-3C.13D.-13
- 5—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_____? —OK. Her name is Ci
-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刚刚参观了城市远景规划展览的代表和委员们,在座谈会上高谈阔
- 7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和干栏式建筑反映了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为: [ ]A、温暖湿润 B、干燥少雨 C、多风沙 D
- 8世界上每年净增加___万人口[ ]A.80B.800C.8000 D.80000
- 9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 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钠原子半径比钠
- 10听短文,选答案。本题你将听到一篇短文,读两遍,请从每个小题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 1. Why does Li L
热门考点
- 1读法国图回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法国地势______高______低.(2)法国小麦生产区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区,
- 2下图中表示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是常数,且≠0)图像的是( ).
- 3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设风对雨滴持续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雨滴质量越大
- 4在植物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 5动词填空 用括号内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本大题共8分,每小题1分)小题1:After hearing the lat
- 6对生活在庐山的一株杨梅树来说,影响它的生态因素是( )A.山上的鸟、昆虫等动物、其他不是杨梅的植物以及微生物B.阳光、
- 7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x+n=0的两个根分别是1和-3,则m=______.
- 8----What do you think of my article, professor? ---- The for
- 9如图,AB是圆O的直径,弦BD、C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EF垂直BA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DEA=∠DFA.
- 10党的十七大号召,继续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