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A.四地中属于北半球的是甲地 |
B.四地中属于北半球的是丁地 |
C.地球自转线速度:甲>乙>丁>丙 |
D.地球自转线速度:丙>丁>甲>乙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故四地中昼长夜短的只有丁地。纬度越高昼夜差越大,而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故判断四地的线速度由大到小为:丙丁乙甲。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的规律、昼夜长短与纬度之间的关系、昼夜长短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关系。
核心考点
试题【该表中所列的是6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地中属于北半球的是甲地B.四地中属于北半球的是丁地C.地球自转线速度:甲>】;主要考察你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该图所示日期黄赤交角的度数是 。
(2)①~③三地中, 地的地方时是正午12时, 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
(3)图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该图所示日期可能为 。
(4)该图所示日期过后,若北京市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则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并向 方向移动,正午天安门广场的旗杆影长变 。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地方时是18点 |
B.此时地球公转角速度较大 |
C.北京昼短夜长 |
D.南极点太阳高度为0° |
A.地方时相同 | B.昼夜长短相同 |
C.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 D.太阳高度相同 |
A.角速度:福州>北京 |
B.线速度:福州=北京 |
C.线速度:福州>北京 |
D.福州和北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等 |
①东八区区时 ②东经116度的地方时
③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④北京的地方时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A.从冬至日到夏至日期间,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
B.在春、秋分时,昼夜等长 |
C.白昼最长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同一天 |
D.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
最新试题
- 1科学家通过对大量原始人类化石的研究,认为人类的进化历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收入分配问题越来越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请运用马
- 3如图所示,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
- 4某同学欲探究市售 “双钙防蛀”牙膏、“皓清”牙膏和牙粉的主要成分。【查阅资料】(1)牙膏和牙粉均是由摩擦剂、活性剂、香料
- 5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卿( ) 涉猎( )孰( ) 遂( )
- 6干湿泡温度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另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不
- 7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为防止沸水溅出伤人,通常在容器上加盖,这样会使水的沸点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8(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世纪末欧洲福利国家建设开始起步,20世纪初美国也出现限制垄断自由 发展的
- 9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10已知函数,则是( )A.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B.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C.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D.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
热门考点
- 1In the atmosphere, carbon dioxide acts rather like a one-way
- 2已知a2+2b2+4a-12b+22=0,用因式分解法求方程ax2+bx-1=0的解.
- 3下列溶液中,Na+浓度最大的是( )A.0.8 L 0.4 mol·L-1的NaOHB.0.2 L 0.15 mo
- 4氯化钠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粗盐除含NaCl外,还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
- 5若x=2是关于x的方程2x+3m﹣1=0的解,则m的值等于__________
- 6---Rose, mind your step! Aunt Jane slipped over on the wet f
- 7下列实验或操作不对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与氧气C.实验室用100mL烧杯量取90
- 8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关内容,回答1~2题。1.下列表述与“八荣八耻”中“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
- 9 如图,正方形区域ABCD中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以一定速度沿AB边的中点M 垂直于A
- 10阅读《沁园春·雪》,回答下列问题。(1)“千里” “万里”在句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