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 图1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读图回答1~3题。小题1:...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图1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读图回答1~3题。

小题1:此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120°E,20°N
B.60°W,20°N
C.120°E,23°N
D.160°W,23°N
小题2:此时,伦敦时间是
A.0时B.4时C.12时D.16时
小题3:一架飞机自①地起飞,沿图中直线行驶至②地,其飞行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叙述,甲地位于晨昏线和纬线圈的切点,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0°,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N,甲点经度为120°E,直射点的经度为60°W。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根据甲地经度120°E的地方时为24:00计算,伦敦时间0°地方时比120°E地方时晚8个小时,所以伦敦时间为16:00。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根据图中的经纬网判断方向,由①到甲的过程中,逐渐靠近北极点,飞行方向为西北,从甲到②飞行方向为向西南。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核心考点
试题【图1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读图回答1~3题。小题1:】;主要考察你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图中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据此回答34-35题。

小题1: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的时间为(  )
A.8时B.9时C.15时D.16时
小题2:若阴影部分是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 7月7日,则北京为(  )
A.6日8时B.7日8时
C.6日20时D.7日20时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1分)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_______。(1分)
(2)此时,90°E的区时是________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2分)
(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1分)
A.45°E、135°W      B.0°、180°
C.135°E、45°W      D.60°E、120°W
(4)此时,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双项)(2分)
A.北京的日出时间比上海早 
B.东京的黑夜时间长比悉尼短
C.黄赤交角略微增大       
D.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
E.地球自转线速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向北递减
F.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我国南极中山站地理坐标为69°22′24″S,76°22′40″E,昆仑站的地理坐标为80°25′01″S,77°06′58″E。据此回答19~20题。(地球半径6371km)
小题1: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
A.820千米B.1020千米C.1220千米D.1420千米
小题2: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     )
A.海拔高度较大
B.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
C.一年中极昼时间较短
D.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我国某校地理活动小组做了测定该校所在地经度的实验:除春分日的某一晴天,在平坦的地面垂直竖立一标杆。以标杆所插点为圆心画一半圆,半径要保持略短于杆影长。上午9时,当标杆的影端落在圆周上时,标记为A点。下午3时,当标杆的影端又落在圆周上时,标记为B点。将A、B两点连成直线,取其中点C,将中点与圆心连成直线OC。春分日这一天,记录当标杆的影子与直线OC重合的时刻,此时刻北京时间为12时44分。

小题1:如果在图中标出东、南、西、北4个方向,左方应标(     )
A.东B.南C.西D.北
小题2:当地的经度为(     )
A.120°B.116°C.105°D.109°
小题3:如果在测定经度的同时,测出:杆影长= ×杆长,则当地的纬度为(     )
A.23°26′NB.30°NC.40°ND.43°08′N

题型:单选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