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A.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 B.冬至日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
C.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增大 | D.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20°N)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黄赤交角从23026/变为250,,则回归线度数变为 2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纬度差为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之间的距离即可计算34°N当地的夏至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位置(即回归线度数)的影响;进而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分析即可,应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核心考点
试题【若黄赤交角增大到 25°,淮北(34°N)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减小B.冬至日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C.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增大D.夏至日正午太】;主要考察你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等于1恒星日 | B.等于1太阳日 |
C.大于1太阳日 | D.小于1太阳日 |
⑴恒星①是 星;角②的度数是 ;平面③代表 ;
⑵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选择填空);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选择填空)。
A.3月21日前后 | B.6月22日前后 |
C.9月23日前后 | D.12月22日前后 |
⑴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此日日期可能是 前后或 前后
⑵ 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
⑶ 此时北京时间是 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是
小题1:此日,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是
A.23°26′ | B.43°08′ |
C.46°52′ | D.66°34′ |
A.该日甲、乙两地物体影子朝向相同 |
B.该日乙地出现极昼现象 |
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5小时 |
D.甲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
A.6月10日10点 | B.6月11日6点 | C.6月10日14点 | D.6月11日2点 |
最新试题
- 1安全用药是指( )A.根据病情需要,恰当地选择药物,发挥药效,避免对人体的危害B.最好在医生的嘱咐下才能服药C.自己购
- 2下列地形剖面图中,最能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A.B.C.D.
- 3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小洞,向小洞中注入饱和食盐溶液,过一段时间后将洞内的食盐溶液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食盐溶液还
- 4设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17g NH3中,电子总数为10NAB.1mol H2和CO
- 5“一个人,如果他是积极向上永不妥协的,那么,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放射出这种不屈的信息。”——毕淑敏 这句话启示我
- 6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体色,这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 C.生物影响环
- 7某兴趣小组为了测量一待测电阻Rx的阻值,准备先用多用电表粗测出它的阻值,然后再用伏安法精确地测量,实验室里准备了以下器材
- 8决定成立联合国的国际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 9分别于早晨、傍晚和深夜在同一株植物上相同位置摘取形状、大小基本相同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脱色后用碘液处理
- 10日本明治维新运动推翻了德川幕府,还政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改革,促进了日本的近代化和西方化。促使日本明治
热门考点
- 1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底面ABCD,PA=AB=,点E是棱PB的中点。(1)求直线AD与平面
- 2He went to town _____sell one of his paintings.A.on purposeB
- 3计算:(1)-12÷19×(-3)2;(2)(-2)÷[(-12)2×(12)3]×|-254|-(-5).
- 4创始于古印度的宗教是[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回教
- 5在100张奖券中,有4张有奖,从这100张奖券中任意抽取2张,2张都中奖的概率是( )A.150B.125C.1825
-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B.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和原子都在
- 7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不能得到下列物质中的 [ ]A.焦炭 B.水煤气 C.煤焦油D.焦炉气
- 8如图,AB=5,AC=3,BC边上的中线AD=2,则△ABC的面积为______.
- 9已知命题“”;命题“”,若且为假,或为真,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
- 10— Is she really ill?— . She’s in hospital.A.I am afraid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