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http://img.shitiku.com.cn/uploads/allimg/20190815/20190815062840-23956.png)
小题1:①②两行星的名称分别是( )
A.火星.金星 | B.水星.金星 |
C.金星.火星 | D.水星.火星 |
A.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
C.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 |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
A.总星系 | B.银河系 |
C.河外星系 | D.太阳系 |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八大行星的轨道位置。①行星比地球距离太阳远,②行星距离太阳近,为地球内侧行星。根据地球公转轨道位置判断,①火星,②金星。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金星和火星都属于内地行星,地球产生生命的重要条件为有适宜的大气、温度和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位于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总星系。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称为河外星系,其不包含地球。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核心考点
试题【该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小题1:①②两行星的名称分别是( )A.火星.金星B.水星.金星C.金星.火星D.水星.火星】;主要考察你对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水星、金星 | B.金星、木星 |
C.木星、土星 | D.金星、火星 |
①太阳、月球、北斗七星 ②恒星、行星、卫星、彗星
③火车、轮船、巨大岩石 ④待发卫星、待发宇宙飞船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1.从地理角度来看,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彗星表面,这表明人造天体能够离开 ( )
A.地月系 | B.太阳系 | C.银河系 | D.河外星系 |
A.恒星 | B.流星体 | C.彗星 | D.星云 |
A.金星、水星 | B.火星、木星 | C.金星、火星 | D.土星、水星 |
最新试题
-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噩耗 揩油 不加思索 繁芜丛杂B.精悍 忸怩 绿草如阴
- 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B.雷雨天氮气与氧气化合 C.氨气溶于水D.酸雨侵蚀建
- 3匀强电场中的A、B、C三点的如图所示,连线构成边长为3a的等边三角形.把带电量为-e的电子从A移动到B,电场力做功W;把
- 4据研究,太阳在今明两年进入活跃期,有利于人们观察太阳黑子等太阳活动。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_______的气体斑块。今
- 5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在10万人以下,总人口60多万人,统称“人口较少民族”。近些年来,国家扶持人
- 6读1937~1980年内蒙古商都县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图,回答问题。小题1:对该县1949~19
- 7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共同富裕B.四项基本原则C.依法治国D.按劳分配
- 8There a food shop and two hotels over there.A.hasB.isC.h
- 9完形填空。 Years ago,if a teenager had some problems in her l
- 10He comes to visit US sometimes. [ ]A. many time B. all
热门考点
- 1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合外力作用时间为2¾,合外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 )A.t=0到t=t0与t=t0到t=2t
- 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过勤政楼①杜 牧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②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③
- 3被西方媒体评选为千年思想家的马克思一生有两个发现。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A.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 4【题文】太阳系在天体系统中的层次是( )A.最高一级B.次于银河系C.最低
- 5将50ml水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等于100ml;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1)用微粒的
- 6—Do you think it’s a good idea to make friends with your stu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一 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8月29日,耆英代表清王朝和英国的代表璞鼎查在“康华利”号上签订了丧
- 8有同学说:“个人依靠集体,没有集体就没有个人。因此,只能有集体利益,不能有个人利益。允许个人利益存在,必然影响集体利益。
- 9的相反数是A.B.C.D.
- 10如图,AB为⊙O的直径,CD与⊙O相切于点C,且OD⊥BC,垂足为F,OD交⊙O于点E. (1)证明:(2)证明:∠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