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源远流长,永远不会枯竭。 |
B.中华文明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
C.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 |
D.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人民勤劳、自强不息。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历久弥新,其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因此B是正确的,A是错误的,如果中华文明没有形成一股力量就不会发展到今天,CD均不是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排除,故选B。
核心考点
试题【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其重要原因在( )A.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源远流长,永远不会枯竭。B.中华文明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主要考察你对民族精神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软实力 | B.硬实力 | C.科技力 | D.军事力 |
(1)(5分)请你解读这一结构图(提示:解读过程中要将A、B两处补充完整)。
(2)(13分)小明所在的小组为了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收集了如下新闻进行研讨:
新闻一:“十一五”期间民政部、财政部发出通知,再次提高优抚对象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新闻二:2014年1月,宁夏第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各级政府虚心听取各方意见,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等人士意见建议。
新闻三:感动中国人物——“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国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他用自己的品格与大爱感动了你我。
请运用所学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分析上述新闻。
A.超过发达国家 |
B.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
C.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①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②引进国外优秀影视作品
③实施优秀少儿作品创作工程 ④取消对互联网等媒体的监管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A.发展物质文明建设 | B.发展精神文明建设 |
C.发展道德建设 | D.发展教育和科学 |
最新试题
- 1“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评选”结果 2011年2月14日揭晓,孙炎明、孙水林、孙东林等人当选。警界保尔——孙炎明6年前
- 2如图所示,A、B、C、D四种情况,力F大小相等,物体运动的位移s也相同,哪种情况力F做功最大?( )A.B.C.D.
- 3读东祁连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图中自然带分布A.东北坡海拔高于西南坡,自然带更复杂 B.东北坡与西南
- 4已知长方体的全面积为11,十二条棱长度之和为24,求长方体的对角线的长。
- 5从明朝初废除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表明( )。A.专制统治日益衰微B.民主监督得到发展C.皇权日益加强D.建立了限
- 6某兴趣小组拟用下图所示装置做验证炼铁原理的实验。要求: ①与Fe3O4反应的CO需纯净干燥; ②除去尾气中的
- 7下列药品中不是转基因产品的是 [ ]A.胰岛素B.干扰素C.凝血因子D.青霉素
- 8与“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句式一致的句子是[ ]A.土人皆取以为薪 B.人有数其叶者,云至七百叶
- 9病原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传染病分为______传染病(如:麻
-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IPCC在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
热门考点
- 1若整数满足条件=且<,则的值是 .
- 2设Sn是等差数列{an}(n∈N*)的前n项和,且a1=1,a4=7,则S9=______.
- 3将16. 0g铜与100 mL一定浓度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待产生
- 4如果函数,那么( ) (i是虚数单位)A.-2iB.2iC.6iD.-6i
- 5默写填空(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
- 6如图所示,圆盘被分成8个全等的小扇形,分别写上数字1,2,3,4,5,6,7,8,自由转动圆盘,指针指向的数字<3的概率
- 7鹿是山林中常见的动物,也是山林中的弱者。鹿的警惕性很高,在安全的环境中,鹿的尾巴总是不停地摆动;当鹿发现“敌人”时,鹿的
- 8购买手机的“全球通”卡,使用须付“基本月租费”(每月需交的固定费用)50元,在市内通话时每分钟另收话费0.40元;购买“
- 9苏联早期***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以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却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锻炼学生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