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节选) (1949年4月22日)毛泽东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节选)
(1949年4月22日)
毛泽东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已都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本文仅仅用一句话概括了西路军进攻时的情况。请在文中找出。细品味字里行间洋溢的战斗豪情。
                                                                                                                                                         
2.在报道中路军进展情况后,插入一段简要的议论,指出我军之所以取得胜利的原因。试找出来并简析这样写的好处。
                                                                                                                                                               
3.语言准确,是新闻一大特点,试从本文中找出两例。
                                                                                                                                                            
4.“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5.“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请根据平时的积累,从不同角度谈谈你从这句。
                                                                                                                                                           
                                                                                                                                                           
答案
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我军锐不可当,所向披靡,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战斗的豪情。
2.一是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二是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这种议论既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由此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了整个国民党反动派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从而深化了报道的主题。
3.“至发电时止”斩截有力,说明所报到的情况的准确性,同时也说明战况发展迅速。在报道敌我遭遇战时,中路和西路我军所遇之抵抗,用“甚为微弱”四个字来概括;而东路则用“整天激战”来概括。在报道我军战果时,用词也是很有分寸的,西路军占领的是“广大南岸阵地”,并“正向南扩展中”。
4.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
5.(意思对即可)“得民心者得天下。”或者“民心向背,战争所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们渴望和平,反对战争。”“作战中士气最重要。”等。
核心考点
试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节选) (1949年4月22日)毛泽东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同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开头的括号部分,在新闻中叫什么?它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2.你能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请将它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3.对应课文内容,你能说出这是写哪一路军的战斗情况吗?
                                                                                                                                                           
4.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经营:                                                                                     
   (2)摧枯拉朽:                                                                                                       
5.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6.给这则新闻拟个恰当的标题。
                                                                                                                                                        
7.学习这则新闻,你可联想到毛泽东的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哪些诗句?给你怎样的感悟或启示?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的《我军横渡长江情景》,也是报道渡江战役的,试比较它(简称《我》文)与课文(简称《人》)在内容和写法上有哪些异同?我军横渡长江情景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3日电 前线记者阎吾报道人民解放军在安庆、芜湖间某地敌前强渡长江时的情景称:21日黄昏,江北某地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发光弹,顷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雷鸣,从解放军的炮兵阵地上,无数道火线飞向南岸,接着整个南岸国民党军的阵地就完全陷于一片火海中。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北岸的江边,站满当地的居民、民工和解放军的指挥员,大家都屏息凝视着火光掩映的江面,等候着。忽然,在南岸飞起了登陆的信号,枪炮声、喊杀声连续不断。北岸所有的人们立时迸发出一片欢呼:“过去了!”“过去了!”无数船只继续从各港口涌出来,加速向对岸驶去。对岸的解放军则开始不断发出前进的信号,和响起前后各部队间联络的号音。在宽阔的江面上,解放军的指挥灯不断闪耀着。渐渐的枪炮声、喊杀声越来越远了。工兵们紧张地搭起许多码头,无数民工忙着把无数的弹药、器材、粮食、蔬菜送到船上,随着大军运过江去。这时,在大江南岸,布满着无数匆匆登岸的解放军,到处可以听到船工们和解放军战士们兴奋而亲热的告别声:“同志们,再见了!”“老乡们,辛苦了!南京再见!” (原载1949年4月25日《东北日报》)
1.两文的相同点:                                                                                                                                
2.两文的相异点: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仪式在法国隆重举行
       新华网阿罗芒什(法国)6月6日电(记者王敬诚 杨骏) 法国西部沿海小城阿罗芒什6日下午风和日丽,彩旗招展,来自16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数十个国家的几千名来宾在这里举行仪式,隆重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战役--诺曼底登陆60周年。
       法国总统希拉克主持仪式。美国总统布什、英国女王伊丽沙白二世和首相布莱尔等14个二战盟国的现任领导人出席了仪式。德国总理施罗德和俄罗斯总统普京60年来首次应邀参加这项纪念活动,引人瞩目。当年参加诺曼底战役的14个盟国的近千名老兵作为特邀佳宾出席仪式。
       当地时间15时40分,伴随着雄壮有力的军乐,来自上述国家的142名二战老兵胸前佩戴军功章,精神抖擞地步入会场,受到了来宾的热烈欢迎。希拉克总统向盟国老兵每个国家一名代表授予了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希拉克随后致辞,他对当年参加诺曼底登陆战役的将士们表示感谢和钦佩,并呼吁建立一个以人为本,尊重法律、自由、正义和民主的国际新秩序。希拉克指出,任何人都无法阻止这一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无法阻止欧洲的联合与统一。 
       在希拉克讲话后,14国的部队举行了盛大的海陆空阅兵式:步兵以整齐的纵队在昔日的战场上正步行进,50多架战机从空中呼啸而过,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和英国一艘大型供给舰等组成的特混舰队破浪前进,充分展示了欧美的现代化军备和军威。 
       1944的6月6日,来自14个国家的15万多盟军士兵从英国出发向诺曼底海滩的德军发起猛攻,并成功登陆,从而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60年来,法国每年都举行诺曼底登陆纪念活动。今年的活动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
       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是在近年来欧美关系摩擦不断、特别是因伊拉克问题而裂痕日深的背景下举行的。欧美领导人都希望借此次机会弥合跨大西洋分歧。特别是德俄领导人的首次参加和二战老兵人数的迅速减少,此次诺曼底登陆纪念活动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1.在文中画出这则消息的导语。
2.与往次纪念活动相比,这次纪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3.当年诺曼底登陆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4.隆重举行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仪式的意义在哪里?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下面各题。
       某报9月12日报道: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开赛半个多月来,已有200多篇作文因为语言极不规范被大赛组季会“红牌”罚下,参赛者因此被取消了参赛资格。
       大赛组季会工作人员介绍说:此次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的主题是“真实的体验、新鲜的表达、灵活的感悟”,许多同学片面理解“新鲜的表达”,在作文中大量使用由字母缩写、数字谐音等形式组成的网络语言,如“偶班的GGMM酱紫决定去操场上给他+U”;还胡乱用词,如不少学生喜欢乱用“貌似”这个词。明明很清楚那个人就是同学的父亲,偏偏要写成“那人貌似XX的爸爸”。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作文在语言上如何进行“新鲜的表达”呢?请任选一则下面的材料或者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70-110字)。
【材料一】(运动会上)林晓梅正在兴头上,不断鼓励别人上台献歌,搞得象群星荟萃的音乐会。此刻,正在播放什么《大约在冬季》,弄得贾里心里冷飕飕的。 ——秦文君《男生贾里》(节选)
【材料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题型:北京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⑴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⑵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⑶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⑷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⑸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⑹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⑺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⑻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⑼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⑽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⑾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⒀ 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⒁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⒂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⒃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⒄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用“|”在下面序号间,隔开导语和主体两个部分,然后用“
题型:”划出主体部分的层次。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   ⒀   ⒁   ⒂   ⒃   ⒄
2.下列对这则消息的理解中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A.这则消息是以渡江作战的时间先后为顺序,同时作战,则以事件的特点意义为顺序。
B.“百万大军”是确数,突出了我渡江部队人数之多和磅礴的气势。
C.第⑿句中划线的“不料”一词在文中表现了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对敌人来说,这个词具有强烈的自责和后悔意味。
D.消息用词准确。“整天激战”概述了战斗的艰巨,表现我军的英勇无畏,“歼灭”指“全部被消灭”,“击溃”指“敌军已完全丧失战斗力”,“占领广大地区”,所指并非全部,但大势已成定局……语言具体详明,事实确凿可信,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3.新闻报道要求真实准确、迅速及时、简洁明快。请找出几个能体现本文“迅速及时”特点的时间短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不少于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闻主要是“用事实讲话”,但也可插入简要的议论。本文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指出一方面是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另一方面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这两方面议论为什么前一方面略而后一方面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