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这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
“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那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
1.上文所描写的主要人物是
2.分析作者以《变色龙》为题有什么含义:
3.写警官多次脱穿大衣,充分表现了他的:
4.写警官由骂狗到骂人,表现了他的
5.文段所用的刻画人物的方法是
6.作者塑造变色龙这个人物典型的社会意义是:
7.《变色龙》选自《 》,作者是 国短篇小说家。本学期学的我国长篇小说节选课文还有《 》、《 》。
答案
2.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的过程中,态度反复变化,好像“晰蜴”善于变色一样,所以作者用“变色龙”作为这篇小说的题目,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3.内心恐惧和强作镇定,掩饰卑劣行径的心态。
4.见风使舵。
5.对话描写。
6.揭露沙皇统治的黑暗,影射沙皇专制的虚伪和专横。
7.《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俄 《在烈日和暴雨下》 《杨修之死》
核心考点
试题【 “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不错……这是谁家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终于有一天,盼来了信,两封。小夏一封,小秋一封。两人急着看了信的封面后,又互看了对方的。小夏说:“京城的,比我的好。”小秋道:“上海的,也不差。”兄弟俩将半个月来的焦燥一起用欢笑发泄出来。
小夏拆信,小秋也拆信,忘了头顶上的烈日。小夏一惊,小秋也一愣。
后来兄弟俩半喜半忧地回家,将通知书念给父母听。父亲说:“上大学要这么多的钱?”母亲只叹了口气。八月的棉花还没到上市的季节。 父子仨兵分三路,到晚回家,所筹借的钱还不够费用的十分之一,兄弟俩上学掏空了家底,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母亲只好把一头正在长膘的猪卖了。
八月的日子越来越少,小夏和小秋的上学费用仍差一大截。那天,他们去了学校。校长和班主任都非常同情,但也无能为力,只好以学校的名义写了封信给乡政府,请他们想办法。
在烈日下奔波了三天后,父亲捧着由乡政府出面借的2000元贷款回到家里,一下子倒在地上,昏了过去。十天来的劳碌和心焦,使这个在太阳地里劳作了半个世纪的硬汉子也趴下了。上学的费用还不够一个人用的,八月的日子所剩无几。
没想到这天邮递员竟送来了一张汇款单,1000元,学校来的。附言栏里只有几个小字:“祝贺!全体教师捐赠。”父亲从床上爬起来,母亲起紧将汇款单递过去,父亲的嘴唇蠕动着,发不出声音。费用还只够一个人的,日子不会停留,小屋里的人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峻。三个人的目光一起盯着床上的父亲。父亲忽地一骨碌坐起来,说:“现在只有一条路,你们也懂事了,自己决定吧。要不,抓阄也行。”
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像是经历了一个世纪,小夏抬起头来说:“小秋,你去吧,你的学校好。”小秋也抬起头:“不,我比你年轻一岁,哥,你去吧。” 这时谁也没注意小夏一个微小的动作。他把手伸进衣袋,摸出那张录取通知书,撕个粉碎。小秋醒悟过来后,一下子抱住小夏;“哥!”泪水夺眶而出。
八月的最后一天,小夏带着200元路费出了门,他去了南方打工。父母欠下了许多债,小秋在学校还要许多开支。
八月的阳光,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旁,出神地看着泡沫似的尘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脚印……
1、阅读全文,结合小夏的言行,在空格处把小说情节补充完整(每处4字以内)。
→筹借学费→ →外出打工
2、小说开头一段的景物描写主要有哪些作用?
3、“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
4、从全篇看,标题“八月的阳光”除了指八月的烈日以外,还有什么深刻含义?
5、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想,可以是对文章的赏析,也可以是对人物的理解,请写在下面。
毕淑敏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 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选文有改动)
1、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
2、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
(1)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文中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
3、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你对他作点评价。
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回答。
(1)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
(2)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
我选 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问题:
1.“小船又飘回来”的“飘”照应前面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中
“敌人的愿望”指的是: 。
2.文中画线的句子反映了“老头子”_____________的心理活动。
3.“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中加黑词能否去掉?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文中哪一句话从侧面表现了老头子对抗日队伍所起的作用?
最新试题
- 1在下列常用词语中字形不全都错误的一项是A.瞑思苦想 弄巧成茁 漂泊天崖 破斧沉舟B.忑忐不安 无原无故 阿臾奉承 忍骏不
- 2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 A.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B.电离是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与是否通电无关C
- 3回纥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 [ ]A.彝族 B.白族 C.维吾尔族D.藏族
- 4近年来,我国执法机关兴起了“公开”制度,如公安机关的阳光执法工程,税务部门的税务公开制度,法院系统的审判公开制度等等。这
- 5读“我国粮食作物分布图”,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粮食作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气
- 6若b﹣a=,则﹣4(a﹣b)等于[ ]A.﹣3B.3C.4D.﹣4
- 7有学者指出:“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
- 8可逆反应3H2(g) + N2(g) 2NH3(g);△H<0,达到平衡后,为了使H2的转化率增大,下列选项中采用的三种
- 9(12分)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0年5月7日凌晨,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突袭广州。5月7日至14日,一周
- 10文艺评论是文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诗人赵翼在“论诗绝句之二”中道出了自己的看法:“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说雌黄。矮人
热门考点
- 1计算:-7+(-3)-(-5)。
- 2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假设每生产一吨钢要消耗1.5吨煤炭和1.5吨铁矿石。甲、乙和乙、丙两地相距都为10 km,甲、丙
- 3人类利用卫星技术精确测量出地球赤道的周长,其长度大约是多少千米?( )A.3万千米B.4万千米C.5万千米D.6万千米
- 42010年1月,英国首相布朗在议会宣布,英国伊拉克战争委员会已开始就政府当年介入伊拉克战争的决定展开调查。包括前首相布莱
- 5对H2、CO、C(炭粉)分别与黑色氧化铜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都需加热B.都有红色固体生成C.都是置换反应
- 6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B.物体的温度降低时,所含的热量减少
- 7浙江省居民生活用电可申请峰谷电,峰谷电价如下表:高峰时间段用电价格表低谷时间段用电价格表高峰电价(单位:元/千瓦时)低谷
- 8如图所示,当∠BED与∠B,∠D满足______条件时,可以判断AB∥CD.(1)在“______”上填上一个条件;(2
- 9在生物圈中,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不会出现的是( )A.“生物圈2号”失败B.生态平衡失调C.动植物遗体堆积如山D.生态
- 10任务型阅读。 Henry was from the USA and he came to London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