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新
(2)因为双脚有严重残疾,9 岁的她,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就连稳稳当当地走都不行,她的脚踝处有明显的扭曲变形,脚掌根本着不了地,因此,身体的重量几乎都压在脚的外侧,每挪一步,她都是晃晃悠悠的。
(3)短短的一条巷子,她不知用了多长时间,才勉勉强强通过,总算大汗淋漓地挪到路口, 学校就近在咫尺,可此时,她的脸上却露出更加悲伤的表情——接下来的路,再没有任何可扒扶和借力的东西。
(4)她坐在地上,低头呜咽,乞求路人的帮助。
(5)这一幕看着让人揪心,终于有人过来帮忙了,把她扶了起来,打算送她到学校。可就在这时,一个面目狰狞的女人突然冲了上来,怒气冲冲地从路人的手中将她夺了下来。大声吼道:“自己走过去!”
(6)所有的人,都被女人的突然举动给吓呆了。她在一边开始大声哭泣,并且不愿意挪步,显然,她觉得眼前的这个女人太凶狠和无情。
(7)她的哭泣和不听从,引来女人更大的愤怒,开始使劲地推打她,一边打,一边怒问道:,你不觉得耻辱吗?每次都等待别人的帮助,你不觉得羞愧吗?你脚有残疾,难道心也有残疾吗?”
(8)没有人怀疑,女人就是她的母亲。她一边哭泣着,一边慢慢朝学校爬去,可这却招来了母亲更大的不满,母亲将她狠狠地拽了起来,怒吼道:是人就直立行走,只有动物才爬,给我堂堂正正地走过去!”
(9)直立行走,堂堂正正地走过去,对于她,该是多难呀!但是母亲全然不顾这些,在母亲的一声声怒责下,在接连摔倒14次后,她终于……
(10)此时,站在她身后的母亲,泪如雨下。
(11)此后,她宁可一次次地摔倒,也不愿意爬着去上学。因为母亲告诉过她,别人只能扶你一次,却不能永远扶着你……
(12)9年前,母亲遭遇难产,她成了不幸的孩子,医生的诊断是”,今生只能爬着走。那一刻,母亲伤心欲绝。为了帮她治病,母亲不顾一切地干活,什么累活脏活都愿意干,可女儿的病没有一丝的好转……
(13)母亲开始天天、月月、年年逼迫她坚强,甚至抛下所有的柔情,对她拳脚相加。为此,她吃尽了苦头,却学会了坚强。
(14)在她14岁那年,奇迹发生了,她居然能直立行走了,虽然还不是那么稳当,虽然偶尔还会摔一个小跟头,但比之从前,已经有天壤之别了。她在泪水和感激中终于明白,原来,母亲一直以来对她最狠心、最无情的”,恰恰是为了帮助她对抗和纠正命运对她的不公啊!寒微的母亲,从来都是心疼她的!
(选自《辽宁青年》2010年第3期)
1.文章第(10)段,站在她身后的母亲,泪如雨下。母亲为什么泪如雨下?
2.文章开头为什么反复强调米的距离”?
3.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
(1)可就在这时,一个面目狰狞的女人突然冲了上来,怒气冲冲地从路人的手中将她夺了下来。大声吼道:!”
(2)在母亲的一声声怒责下,在接连摔倒14次后,她终于……
4.作者写“在她14岁那年,奇迹发生了,她居然能直立行走了”,引发了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2.反复强调距离,反衬了女孩“行走”的艰难,为下文做铺垫。
3.(1)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当时的狠心和无情。
(2)“接连摔倒14次”写出了女孩在这短短距离间“行走”的艰难,体现了女孩坚强的意志。
4.示例:我们的一生当中总有一些不如意,也有些人会向文中的女孩一样,如果在困难面前,只是一味地依赖别人,那么一辈子也无法学会独立“行走”,学习和克服困难的过程虽然痛苦,但是走过艰难之后,奇迹与幸福才会来临。(加生活实际)有时作业没有完成,受到老师的训斥,当时觉得很委屈,但事后想想,这是老师对我的学习与人生的负责。
赵明宇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的临桌周大明有一支红蓝铅笔,画小鸟、画大象,可漂亮了,我们都羡慕他。李小丽从家里偷出来一个苹果掰一半给周大明,周大明才答应让李小丽用他的红蓝铅笔画了一只蜻蜓,把李小丽美得像个凯旋的小公鸡,走路都扭屁股。
我想有一只红蓝铅笔,向妈妈要钱买,妈妈说等卖了鸡蛋才会有钱。我就整天盼着收鸡蛋的小贩。
红蓝铅笔每天晚上都在我的梦里出现。
那天早上第一节自习课,周大明像是忽然被毒蛇咬了一口,大声哭起来,原来他的红蓝铅笔不见了。同学们帮他找,书包里的东西全都抖出来了,还是不见红蓝铅笔。这时候,大家火辣辣的目光盯着我,因为昨天是我值日,走得最晚。周大明像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哭丧着脸问我,小蒙,你见我的红蓝铅笔了吗?
我一下子脸红了。我嗫嚅着说,我没见你的红蓝铅笔。李小丽说你没见周大明的红蓝铅笔,你怎么脸红了?一定是你偷了。
我没偷!我急得想哭,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周大明哭着去找李老师。李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问我,你真的没见到周大明的红蓝铅笔吗?我的头低低的,说没有。李老师说拾到东西要交公,没拾到就算了,上课去吧。
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在小声嘀咕什么,用异样的目光看我。周大明不理我,李小丽也不和我玩了。我郁郁寡欢,上课没心思。有一次李老师提问,喊了我好几次,我还低着头不知道喊谁。
我开始逃课了。有一次到河边的小树林里掏鸟窝,被李老师抓住了,把我摁到教室里。李老师走上讲台,拿着一支红蓝铅笔说,同学们,周大明同学的红蓝铅笔丢在我的办公室了,现在我交给周大明同学。
大家鼓起掌来。
李老师又宣布了一件事,说从今天开始,把钥匙交给小蒙。
我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我们学校,教室的钥匙就像权杖一样,只能交给全班最信任的人。谁拿着教室的钥匙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每天要第一个到学校来开门。一般来说,除了班长和班主任,谁也没有拿钥匙的资格。
直到班长很不情愿地把钥匙交给我的时候,我才相信这是真的。
下课了,李老师笑眯眯的跟我说,小蒙,祝贺你。大家信任你,也希望你以后第一个到学校,尽到一份责任。
嗯嗯。我使劲儿点着头。
后来,我再也没有逃课掏鸟窝,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打开教室,开始学习。李小丽开始和我套近乎,周大明也和我一起踢毽子。
考上重点初中的那一天,我走进李老师办公室,拿出一支红蓝铅笔说,老师,我捡到的铅笔,交给您。
李老师愣了一下说,送给你吧,你每天第一个到校,这是对你的奖励。
我喊一声李老师,泪水就不听话地涌出来了。
1、理解小说题目“把钥匙交给小蒙”的含义。
2、文中有许多细节描写,请找出一句并作简短的赏析。
3、在生活中,类似的故事我们也仿佛经历过。请写出你阅读本文后的感悟。
4、请从内容(情节)或语言方面自拟一道题目并给出答案。
题目:
答案: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
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使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A)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 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孩子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住鱼网向那孩子走去。
(B)“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鱼网。
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
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C)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14公斤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D)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 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1.整体感悟: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手法,叙述了“儿子”捕鱼的故事,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方框里把“儿子”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
_________→ _________
2.品析语言:在“儿子”与鲑鱼搏斗的过程中,文章对父亲进行了多次精彩描写,请从文章A、B、C、D四处中任选两处,并结合语境作点赏析。
我来赏析( )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赏析( )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题探究:
⑴小说以“儿子的鱼”为标题有什么含义?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你认为小说中的儿子是怎样的一位男孩?
我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体验:生活中,你捕到过自己的“鱼”吗?请写出你“捕鱼”的经历和感受。
我的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第①段中的“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2.请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少年朋友们开船动作的动词(至少4个),它们对于刻画这群少年朋友起到怎样的作用?
3.第②段中的划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4. 第②、③两段中,作者从哪些感官角度来写景的?
5.用四个字或一句简短的话,概括这三段内容。
一天早晨,穆律罗的学生陆续来到画室,聚集在一个画架前,不由得发出惊讶的赞美声。油画布上呈现着一幅尚未完成的圣母玛利亚的头部画像,优美的线条,清晰的轮廓,许多笔调无与伦比。穆律罗看后同样惊讶不已。他挨个询问学生,调查究竟谁是作者。可学生都遗憾的摇头,穆律罗感慨的赞叹道:“这位留画者总有一天会成为我们所有人的大师。”他回头问站在身旁颤抖不停的年轻奴仆:“赛伯斯蒂,晚上谁住这儿?”
“先生,除我之外……别无他人。”
“那好,今晚要特别留神,假如这位神秘的造访者大驾光临你又不告诉我,你将受罚30鞭。” 赛伯斯蒂默默屈膝,恭顺而退。
那天晚上,赛伯斯蒂在画架前铺好床铺,酣然入睡。次日凌晨钟鸣三响,他倏然从床铺上蹦起来,自言自语地说:“3个小时是我的,其余的是我的导师的。”他抓起画笔在画架前就座,准备涂掉前夜的作品。赛伯斯蒂提笔在手,眼看画笔即将落在画上时却凝然不动了。他呼喊道:“不!我不能 ,不能涂掉!让我画完吧!”
一会儿,他进入了画画的境界:时而点缀点色彩,时而添上一笔,然后再配上柔和的色调。3个小时不知不觉悄然而逝。一声轻微的响声惊动了赛伯斯蒂。他抬头一看,穆律罗和学生们静悄悄地站在周围!晨曦从窗户中透进,而蜡烛仍在燃烧。
天亮了,赛伯斯蒂依然是个奴仆。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赛伯斯蒂,流露出热切的神情。他双眼低垂,悲切地低下头。
“谁是你的导师,赛伯斯蒂?”
“是您,先生。”
“我是问你的绘画导师。”
“是您,先生。”
“可我从未教过你。”
“是的。但您教过这些学生,我聆听过。”
“噢,我明白了,你的作品相当出色。”
穆律罗转身问学生们:“他该受惩罚还是应得奖励?”
“奖励!先生。”学生们迅速回答。
“那么奖励什么呢?”
有的提议赏给一套衣服,有的说赠送一笔钱,这些无一能打动赛伯斯蒂的心弦。有个学生说:“今日先生心情愉快,赛伯斯蒂,请求自由吧。”
赛伯斯蒂抬头望着穆律罗的脸庞:
“先生,请给我父亲自由!”
穆律罗听后深为感动,深情地对赛伯斯蒂说:“你的画笔显露出你的非凡才能;你的请求表明你心地善良。从现在起,你不再是奴仆。我收你为我的儿子,行吗?……我穆律罗多幸运啊,竟然造就出一位了不起的画家!”
时至今日,在意大利收藏的名画中,仍能看到许多穆律罗和赛伯斯蒂笔下的优秀作品。
1.整体感知: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把文章的内容概述出来。
2.问题探究:
(1)文章开头一段有什么作用?
(2)倒数第二段穆律罗对赛伯斯蒂所说的一段话的作用是什么?
3. 语言品析:文中有多处描写生动的的句子对表现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请从文中任选一处,结合语境做点赏析。
我找的句子:
我的赏析:
4.情感体验:下面的两句话表现了赛伯斯蒂当时怎样的心理?
(1)次日凌晨钟鸣三响,他倏然从床铺上蹦起来,自言自语地说:“3个小时是我的,其余的是我的导师的。”
(2)他呼喊道:“不!我不能,不能涂掉!让我画完吧!”
5.体验感悟:从文中两个主要人物赛伯斯蒂和穆律罗的身上,你有什么感悟,说出来,大家分享。(任选一个方面作答)
我的感悟:
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①,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身边的三叔忽然喊到:“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能!能呀!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②
“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
“是呵,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③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
(1)把太阳说成“红色的车轮”有什么含义?
答: 。
(2)“捉住太阳”是什么意思?②处三叔的一番话,表达了他此时怎样的心情?
答: 。
(3)三叔连说了两遍“这也是太阳”,前一遍句末用问号,后一遍句末用感叹号,表意有什么不同?三叔为什么说“我”“也是太阳”?
(4)纵观这段文字,想一想:“三叔”是怎样一个人?
答:
- 1集合A={-1,0,1},B={-2,-1,0},则A∪B=______.
- 2某同学出现了腹泻症状,医生建议暂不要吃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食物,那么他应该选择的食物配餐是( )A.大米饭、红烧鱼B.馒
- 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______.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的形态并不完全一样,但它们的______却是相
- 4函数y=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 5读南极洲图,完成下列要求.(1)把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空格内:A______洲;B______洲;C_____
- 6我国平原面积分布最多的区域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 7下列能源中既属于一次能源又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太阳能B.核能C.石油D.天然气
-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YCY ( )①在欧元区十二国中,作为龙头
-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江津号”启碇(dìàn)续行,我走到休息室里,只见前边两面悬
- 10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稀释浓硫酸时,在两桶中先加入适量浓
- 1下列植物能够利用根进行无性繁殖的是( )A.椒草B.竹C.马铃薯D.甘薯
- 2 欣赏漫画《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生活方式)。请仿照画面二、三的文字,补写其余两处。要求:
- 3如图所示,在柏油马路和湖面上常常遇到耀眼的炫光,它使人的视觉疲劳.这些天然的炫光往往是光滑表面反射而来的镜式反射光和从表
- 4将抛物线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是( )A.B.C.D.
- 5设全集U={0,1,2,3,4},A={0,3,4},B={1,3},则(CUA)∪B=( )。
- 6商业都市: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和 。
-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组对边平行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平行四边形的邻边相等C.矩形是轴对称
- 8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导向。据此回答小题。小题1:下列工厂与其所属工业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 9计算(1)(-10)2-(-7)2+12(2)32-512+618.
- 10年份1949195719661971197719821986人口(亿)5.46.47.48.49.410.310.6人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