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尚书华
1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随一家企业赴西北做产品质量考察,车行驶到山西与陕西交界处,离黄河壶口瀑布只有五六公里远的吕梁山,雨天路滑,汽车意外地溜出路面,顺坡滚出30多米,跌翻在一堆乱石上。幸运的是,一车七人除一人轻伤外,其余的安然无恙,可车却四爪朝天地躺在那儿动弹不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吕梁山像从天边扯过来的一幅巨大帷幔,遮得四周黑漆漆一片,寂静而荒凉。天傍黑时,路上来往的车辆并不少,可无论我们怎样拼命挥臂拦截,也没有一辆车停下来。
天愈来愈晚,大家截车的信心开始动摇了。从东北到西北,从长白山到吕梁山,遥遥数千里,异乡野地,风冷雨凉……正在绝望之中,远处又出现了两束光亮,众人顿时来了精神,扯着嗓子呼喊起来。那车果然明显减了速,在离我们三四十米远的地方慢慢停下来。师傅从驾驶室里探出脑袋,怯生生地问:
“啥事?”
“我们的车出事了,想求师傅帮帮忙。”
“车在哪儿?”
师傅顺着我们手指的方向看了看,幸好那辆出事的车电路还没有完全毁坏,苟延残喘地发出了一点微弱的光亮,足以证明我们的话是真实的。师傅放了心,同车上另外一个人下了车向我们走过来。大家充满了感激,你一句我一句忙着介绍出事的经过。师傅走到汽车近前仔细瞅了瞅说:“这车不行了,明天再想办法。这样吧,你们留下两个人夜里在这儿守着,其余的人坐我的车到山下壶口宾馆住下。”
听了这几句话,大伙儿感动得不知道干什么似的。带队的老曹当即点名留下两个年轻人看守,其余的人搭上师傅的卡车直奔山下的壶口宾馆。
到达宾馆,已是夜间11点多钟了。师傅看上去跟宾馆的人很熟,迅速帮我们安排好了住处。随后,他对老曹说:“你买瓶酒,再买点食品,我给山上那两个人送去。夜里山上风大阴冷,不吃点东西不行。”于是,师傅带着老曹又上了一趟山,12点多钟才回来。临睡前他对老曹说:“明天我着急赶路,你早点起来,咱俩再给山上的人送点热水热饭。”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我们起床,师傅已备好了热腾腾的豆浆油饼在等着我们。大家脸也没顾得上洗,匆匆跳上车又去了昨天出事的地方。一路上,师傅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告诉我们:可以去什么地方找人救援,离这里最近的修车铺有多远,路怎么走……一一告知,生怕我们人生地不熟受到难为。
车到了地方,大家下车后,不知怎样感激师傅才好。这时老曹一把拉住师傅的手,从兜里掏出200元钱硬塞给他,说这是我们大家的一点心意,劝他一定收下。师傅稍一迟疑,没做更多推辞把钱收下了。车开动了,大家静静地目送着,这时,师傅从车窗探出头,把200元钱撒手扔到了路上,朝我们微微一笑,说了句:“收钱就失去帮你们的意义了。”说完,一溜烟跑远了。
望着远去的车影大家全傻了,谁也没有说话,过了好半天,不知谁由衷地感叹一句:“连个姓名都不留,好人,好人哪!”
(选自2012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小题1:“天色渐渐暗下来,吕梁山像从天边扯过来的一幅巨大帷幔,遮得四周黑漆漆一片,寂静而荒凉。”运用的是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文章曲径通幽,设置波澜,让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世界在读者的不断期待中渐次展现。请根据要求,参照示例,在每条横线上填写八个字。(3分)
波澜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澜二:心有疑虑,谨慎盘问;
波澜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澜四:三次安排,二见精神;
波澜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题《黄河岸边好师傅》中的“好”概括了主人公的哪些品质?请作简要分析。
(3分)
小题4:文中“师傅”的言和行看来都很平常,但细想又觉得不寻常。文中哪句话或者哪件事最感动你?请说出你的体会。(3分)
答案
小题1:景物描写(环境描写)(1分)。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烘托了气氛,为人物出场做好铺垫(2分)。
小题2:波澜一:遭遇车祸,求助无望 波澜三:当机立断,一见精神 波澜三:先“收”后“扔”,三见精神(用语可以有变化,但要与示例基本吻合。3分,每个1分)]
小题3:(1)热心助人。“师傅”不顾四周漆黑,异乡野地,风冷雨凉……停车问询;分手前,不厌其烦地“一一告知”怎么办。 (2)主动助人。给留守人员送酒和食品,安排翌日送热水热饭,这些本是“老曹”们的事,却被“师傅”“揽下”做好。 (3)无私助人。“师傅从车窗探出头,把200元钱撒手扔到了路上,朝我们微微一笑”表现了“师傅”的无私和真诚。(3分,每个要点1分)
小题4:示例一:一句话是:“你买瓶酒,再买点食品,我给山上那两个人送去。夜里山上风大阴冷,不吃点东西不行。” 体会:“师傅”想得周到,实实在在地帮助人;“师傅”主动提出去送酒和食品,可见他舍己为人的品格。 示例二:一件事是:“师傅”还没等我们起床,已备好了热腾腾的豆浆油饼在等着我们。 体会:本来是“老曹”们自己应该做的事,“师傅”还没等我们起床,已备好了热腾腾的豆浆油饼在等着,可见“师傅”主动、热心助人的高尚品格。(3分。找出“话”或“事”得1分,写出体会得2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这是故事开头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它不仅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而且为下文主要人物的出场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做好了铺垫。
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知道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描写一般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又分自然和社会环境两类,其中自然环境描写,也叫景物描写,它主要的作用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为故事的发展作铺垫等。
小题2:试题分析:通读全文后梳理一下整个情节,首先是我们遭遇车祸,急于求助 ;接着是一位师傅,谨慎询问“师傅从驾驶室里探出脑袋,怯生生地问”;知道情况后,他当机立断,出手相助,一见精神;到了住处后,他三做安排,细心周到,二见精神;到第二天,他把我们拉回到出事地,我们给钱时,他“稍一迟疑,没做更多推辞把钱收下了”但“车开动了,大家静静地目送着,这时,师傅从车窗探出头,把200元钱撒手扔到了路上”,先收后扔,三见精神。
点评:首先要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读原文,根据题干中的提示,在原文中找到应填写处对应的相关语句,抓住其中的关键语句,概括出切题的答案。概括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中有关字数的要求。
小题3:试题分析:梳理文章情节可知,“师傅”虽然心存疑虑,但仍然停车问询,体现了他的善良;把我们拉到旅馆,三做安排,并主动给留守人员送酒和食品,体现了他的热心;忙前忙后,到最后却没有收我们的钱,表现了他的无私和真诚。
点评: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举止、故事情节的发展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联系文章内容,有根有据。
小题4:试题分析:“文中哪句话或者哪件事最感动你”可见此题的可选性很大,只要是看似平凡但却令人感动的语句或行为都可以。如“你买瓶酒,再买点食品,我给山上那两个人送去。夜里山上风大阴冷,不吃点东西不行”这句话表明“师傅”细心、周到,设身处地为我们着想,对我们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师傅”还没等我们起床,已备好了热腾腾的豆浆油饼在等着我们。第二天去出事地的路上,他“一一告知,生怕我们人生地不熟受到难为”等情节,体现了“师傅”的热情、热心。
点评:理解词语(句子)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把词语放到原文中,把句子放到语段中,并结合文章内容与情节加以分析,这样就可以从看似平淡的语句中体会出人物的精神与语句的内涵了。
核心考点
试题【黄河岸边好师傅尚书华1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随一家企业赴西北做产品质量考察,车行驶到山西与陕西交界处,离黄河壶口瀑布只有五六公里远的吕梁山,雨天路滑,汽车意外地】;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①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
②去年,父亲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将来会生疏的。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没来,只是每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我好好写作,说:“你正是干事的时候,就努力干吧,农民扬场趁风也要多扬几锨呢!但听说你喝酒厉害,这毛病要不得,我知道这全是我没给你树个好样子,我现在也不喝酒了。”接到信,我十分羞愧,便发誓再也不去喝酒,回信让他和小女儿一定来城里住,好好孝顺他老人家一些日子。
③但是,没过多久,我的作品在报刊上引起了争论。争论本是正常的事,复杂的社会上却有了不正常的看法,随即发展到作品之外的一些闹哄哄的什么风声雨声都有。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唯恐被撞翻了担子。茫然中,便觉得不该让父亲来。但是,还未等我再回信,在一个雨天他却抱孩子搭车来了。
④老人显得很瘦,那双曾患过白内障的眼睛,越发比先前滞呆。一见面,我有点慌恐,他看了看我,就放下小女儿,指着我让叫爸爸。小女儿斜着看我,怯怯地刚走到我面前,突然转身扑到父亲的怀里,父亲就笑了,说:“你瞧瞧,她真生疏了,我能不来吗?”
⑤父亲住下了,我们睡在西边房子,他睡在东边房子。小女儿慢慢和我们亲热起来,但夜里却还是要父亲搂着去睡。我叮咛爱人,什么也不要告诉父亲,一下班回来,就笑着和他说话,他也很高兴。一到晚上,家里来了很多人,都来谈社会上的风言风语,谈报刊上连续发表批评我的文章,我就关了西边门,让他们小声点,父亲一进来,我们就住了口。可我心里毕竟是乱的,虽然总笑着脸和父亲说话,小女儿有些吵闹了,就忍不住斥责,又常常动手去打屁股。这时候,父亲就过来抱了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会生分,哄着到东边房子去了。我独自坐一会儿,觉得自己不对,又不想给父亲解释,便过去看他们。一推门,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我心里愈发难受了。
⑥从此,我下班回来,父亲就让我和小女儿多玩一玩,说再过一些日子,他和孩子就该回去了。但是,夜里来的人很多,人一来,他就又抱着孩子到东边房子去了。这个星期天,一早起来,父亲就写了一个条子贴在门上——“今日人不在家”,要一家人到郊外的田野里去逛逛。到了田野,他说去给孩子买些糖果,就到远远的商店去了。好长的时候,他回来了,腰里鼓囊囊的,先掏出一包糖来,给了小女儿一把,剩下的交给我爱人,让她们到一边去玩。又让我坐下,在怀里掏着,是一瓶酒,还有一包酱羊肉。我很纳闷:父亲早已不喝酒了,又反对我喝酒,现在却怎么买了酒来?他使劲用牙启开了瓶盖,说:“平儿,我们喝些酒吧,我有话要给你说呢。你一直在瞒着我,但我什么都知道了。我原本是不这么快来的,可我听人说你犯了错误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怕你没有经过事,才来看看你。报纸上的文章,我前天在街上的报栏里看到了,我觉得那没有多大的事。你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当然,没事咱不寻事,出了事也不要怕事,别人怎么说,你心里要有个主见。搞你们这行事,你才踏上步,你要安心当一生的事儿干了,就不要被一时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时的失所迷惘。这就是我给你说的,今日喝喝酒,把那些烦闷都解了去吧。来,你喝喝,我也要喝的。”
⑦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通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那不能喝酒却硬要喝的表情,使我手颤着接不住他递过来的酒瓶,眼泪刷刷地流下来了。
⑧喝了半瓶酒,然后一家人在田野里尽情地玩着,一直到天黑才回去。父亲又住了几天,他带着小女儿便回乡下去了。但那半瓶酒,我再没有喝,放在书桌上,常常看看它,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
(节选自《语文世界》,有删改)
小题1:文中的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请分点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阅读文章第④—⑦段中,理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2分)
“慌恐”→“ ① ”→“ ② ”→感动
小题3: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6分)
⑴“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这一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从第⑤段对小女儿的不同态度中,分析“我”和父亲的不同性格。(4分)
小题4: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说说“父亲的半瓶酒”具体含义和作用。(6分)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住一楼,很快就又走出门来。见他已骑在窄凳上,工具整齐地摆在脚下,可见他是个成熟的匠人。
③我拿出的两把刀虽经年使用,因勤于擦拭,刀面光洁,夕照之下,能映出人影。心里说,其实是无须磨的,不过是照顾一下你的生意而已。他接过刀去,顺刀刃斜睨了一下,笑着说:“您这两把刀,虽光亮唬人,却都还没有开刃呢。”我说:“这怎么可能?”他说:“您看,这刀身与刀刃一样厚薄,手指头放在刀刃上用力摁一下,也不过是一道白印,不信您试一试。”一试,果然没有锋利感觉。
④他将其中的一把抵在窄凳一端的匝柄之上,再用皮环缚住刀尾并蹬在脚下,使其牢靠,然后施以锉刀,一点一点地锉去刀刃上多余的部分。其实,窄凳的一端就安着一盘砂轮,但他居然舍轻就重,用手。如此做来,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便表现出不耐烦,说:“干吗不用砂轮?”他憨然一笑,说:“您这把刀是合金做的,钢口是脆的,一上砂轮,会崩出豁口。”我还是不能信服,便问:“你们磨刀的是论件数,还是论工时?”他说:“论件数,一把4块。”说完,他好像明白了我问话背后的含义,脸不禁红了。我看到了朴实的模样,便心生一丝惭愧,说:“就依你。”
⑤刃开过之后,他从工具袋里拿出一块中间凹陷的磨刀石,不紧不慢地磨了起来。磨过一个光景,他便斜眼看一看刃口,并用手指在刃上试一试,再接着磨下去。我觉得那刀口已足够锋利了,但他还是觉得不到火候,一系列的动作不断反复。其间,因为离得近,更看出他皱纹绵密皮糙骨瘦,我便真切地说了一句:“差不多就行了。”他说:“我自己知道行与不行,您尽管去忙,不必等。”
⑥这把刀终于磨好了,夕照之下,刀锋闪闪生光。看了一眼另一把刀,我不禁笑着摇了摇头。拿过刀来,他也笑着摇了摇头,说:“还是一把合金做的。”他把刀固定在窄凳之上,还是重复既有的程序和动作。我真的有些不耐烦,转身走了,把刀和人遗弃在那里。
⑦人在家里,却总是时时地到临街的后窗旁看一眼那人。那个人专注地工作着,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慢慢收敛,已看不见他的脸色,只有身姿还在,一如剪纸。
⑧知道他快完成工作了,我便出门。掏出10元纸币给他付工钱,“不用找了。”我说。他坚决把2元毛票塞进我兜里,说:“8块钱是我的手艺,10块钱就是人的贪心了,我一辈子最恨的就是贪。”
⑨他表情严正,我内心欢悦,情不自禁地学起了《红灯记》里的一句喊:“磨剪子来——戗菜刀——”
⑩邻人被惊动,纷纷拿刀出户,匠人有了新的商机。没想到他满脸惊慌,推车欲走。我说:“到手的生意都不做,您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天都黑了,看不清物件了。”我说:“不是有路灯吗?”他说:“我眼神不济,灯光下看东西是模糊的,会磨不好。”便仓皇骑远,一如逃。
⑾最先来到的是县中张老师。我便把磨刀的经历与他言说。听完叙述,他感叹道:“这就是小人物的可爱了——小人物不趋时、不趋利,他们不怕辛劳,只怕欺心,这叫什么,这叫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
⑿我回味着张老师的感叹,在路灯下不停地踱步。我发现,夜色越深灯光越明亮,好像能穿透躯壳照进内心,亦如薄暮下的刀锋。
(摘自《读者》2013年第8 期,有删改)
小题1:以“磨刀人”为中心梳理文章情节,根据所给的短语形式填空。(3分)
→ 开刀刃 → → 收工钱 →
小题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磨刀人具有怎样的品性?(4分)
小题3: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文中有三处提到夕阳(见文中画线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2)说说文章末尾划线句的作用(4分)
我发现,夜色越深灯光越明亮,好像能穿透躯壳照进内心,亦如薄暮下的刀锋。
小题4:“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结合链接材料及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链接】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 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李森祥《台阶》)
①老王洗澡从来不买搓背票,就只掏5元钱,尽情地泡,泡一阵躺一阵,泡透了自己搓洗,然后就坐在池子边上自己修脚。修脚的工具也是没花一分钱,修脚刀是用废钢锯条磨的,搓具刮具等也全是自制的,那双脚让他修得有点惨不忍睹。
②这天,老王泡透洗完后又坐在角落给自己修脚时,一个白白胖胖的小伙子凑过来,笑眯眯地看他的脚,看了一阵说:“大爷,您这脚不能这么修了,我帮您修。”老王慢慢抬起老眼,瞅着小伙子,幽幽地说:“刚来的吧?”小伙子不明白话意,发愣,旁边几个老洗客大笑起来,也都把小伙子当成刚来做修脚生意的了,有人说:“小师傅,你要是能做成他的生意,我白给你100元!”
③小伙子很腼腆,红了脸,走了。
④老王自己修完脚,跛着脚出澡堂,回家。开门进屋,在关门时吓了一跳:那小伙子竟跟着他,看着他笑,“大爷,我想给你修修脚。”
⑤老王好气又好笑,这小伙子把生意做到这份上也够可怜的,叹了口气说:“我明给你说吧,我从来不做好事,你再难,也别想从我这里挣到一分钱!”小伙子笑了,“大爷,我不要钱。”
⑥老王想了想,就让小伙子进了门,决定让小伙子见识一下他老王的厉害。他坐下,看着小伙子不再说话。小伙子很高兴,问着忙着,弄好一盆热水,又兑了些随身带着的药水,泡着揉着,然后擦干,坐下,将脚放在他的腿面上,拿出一套专业修脚的工具,很老练地修了起来。
⑦小伙子真是修脚高手,话语温柔,说这脚早就该好好修修了,修脚也要讲究程序和手法,病脚不能乱修的……老王不吭声,心里在说:“你修得再好、再会感动人,我也不会给你钱,反正我提醒过你!”
⑧小伙子用了半个多小时,才把老王这双脚正规地修了一遍,收好工具就走,交代老王说:“大爷,您这脚一次是修不好的,我会再来,您千万别再自己修。”老王笑了,“你是说下次再给你钱?”小伙子笑说:“我说过了不要钱,大爷您放心好了。”说着就走了。
⑨老王冷笑自语:“你小子啥时要钱我啥时让你还我原来的脚!看谁耗过谁!”
⑩第二天,老王在晚报上看到一张照片,正是那小伙子,再看事迹报道,原来他是一家美容院的修脚工,8年前就开始为老人免费修脚……
⑪老王纳闷了,小伙子为啥要免费为老人修脚?他这一生上当受骗太多,早就不相信有什么好人了,怎么碰上这么大个意外?
⑫过了几天,小伙子果然又来为老王修脚了。修的过程中,老王问:“孩子,你这是为啥?”小伙子将老王的脚抱在怀里,说出一个故事:10年前,他是一个要饭的孤儿,有一天被几个小偷围打,几个拉板车的老人救了他,还凑了60元钱给他,让他学好……后来他在澡堂学会了修脚,再后来去了一家美容院……他一直在店外免费给老人修脚,他相信一直修下去,一定会修到那几个拉板车的爷爷的脚。
⑬……
⑭第二天,老王做了一件让许多人都吃惊的事。第三天,老王再去那澡堂泡澡时,熟人们围着他笑闹起来,问他太阳为啥从西边出来了?他啥也不说,一时也难说清楚。
⑮原来,老王为灾区捐了3000元钱,被列在社区红榜上了。10年前,他只是和几个脚力老友一起帮了一个孩子,这孩子从此就做好人来报答好人。看来,做人处事,老把人往坏处想就不如把事往好处做,好人好事好世道都是有因有果的。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2年第1期,有删改)
小题1:本文记叙了小伙子为老王修脚的经过。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项目 次数 | 小伙子的行为 | 老王的表现 |
第一次 | 主动要求给老王修脚 | ① |
第二次 | ② | ③ |
第三次 | 解释为老人修脚原因 | ④ |
小题2:文章第⑧段划线句子中“老王”和“小伙子”在告别时都“笑”了,请结合上下文内容,理解两个“笑”的含义。(2分)
⑴老王的笑:
⑵小伙子的笑:
小题3:“小伙子”这一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4:这篇文章的标题很特别,请简要分析小说以“奇遇”为题的作用。(3分)
A.《西游记》中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人物形象。其中孙悟空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猪八戒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沙和尚忠诚老实、勤勤恳恳。 |
B.《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里党派之争是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在慧骃国,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
C.《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由十篇散文组成。 |
D.《水浒传》中鲁智深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与他有关的主要情节有: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醉打蒋门神等。 |
(甲文)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是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上,一个羊蹲在草里。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乙文)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地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小题1:用简洁的文字分别概括甲、乙的内容。(2分)
甲文:
乙文:
小题2:“我”去时的心情和回时的心情有何不同?(2分)
小题3:甲文中画框中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3分)
最新试题
- 1 He finally refused to ________ his plan of travelling the w
- 2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其中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主要包括 ( )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②人民政
- 3下列合并同类项的结果正确的是[ ] A.a+3a=3a2B.3a﹣a=2C.3a+b=3abD.a2﹣3a2=﹣
- 4图为某个历史事件影响示意图。与此图最适合的主题是A.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B.文明的交流和影响C.亚、非、拉的近代化D.资本
- 5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用燃料是汽油,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B.加油时,能闻到汽油是扩散现象C.汽油机在做
- 6给下列的词语注音。雎鸠( )( )窈窕( )( )寤寐( )( ) 蒹葭( )( )溯洄( )( )
- 7要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HCl,加入过量下列物质,其中最合理的是( )A.CaCO3B.Ca(OH)2C.Ca
- 8阅读理解。 The tower of Big Ben, London"s most famous buildin
- 9东南亚的位置特点是[ ]A.五海三洲之地B.十字路口的位置C.连接东西方的铁路枢纽D.位于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
- 10圆锥的侧面展开的面积是,母线长为,则圆锥的高为 ________ .
热门考点
- 1连接球面上两点的线段称为球的弦.半径为4的球的两条弦AB、CD的长度分别等于27、43,每条弦的两端都在球面上运动,则两
- 2在下列四个命题中:①函数的定义域是;②已知,且,则的取值集合是;③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值等于;④函数的最小值为.
- 3计算:=( ),=( )。
- 4已知在△ABC中, 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且(1)若,试判断△ABC的形状;(2)若a=,b+c=3,求b
-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汉字的姿态,让人浮想联翩;汉字的意蕴,让人回味无穷。书写汉字,是塑造生命姿态的过程;
- 6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以150票赞成、5票弃权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这说明全
- 7很多同学都有乘坐火车的经历。旅客列车上严禁携带鞭炮、煤油、汽油、酒精、香蕉水等物品。这是因为这些物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8小菲在投票选举班干部时,把票投给曾经批评自己不认真值日的小峰。判断:( )理由:
- 9若y=5-kx的图象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 10小强到小刚家玩。小刚兴致勃勃地向小强讲述一件他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小强则一会儿打开电视看一看,一会儿又翻看画报,还时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