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桂花雨
琦君
小时候,我对无论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很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
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故乡是近海县份,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做风水啊!”(就是台风来的意思。)她担心的第一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
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垅,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垅赏桂花。“赏花”是借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栗子羹”。因满觉垅除桂花以外,还有栗子。花季栗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面上撒几朵桂花,那股子雅淡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果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
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中有点不忍。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忧,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玻璃琉璃的西方极乐世界。
我回家时,总捧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1.第一段中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作者最喜欢桂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说说这句话中的“浸”字好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以“桂花雨”为咏叹对象,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喜欢桂花的品格,喜欢桂花的香气,喜欢“摇桂花”,喜欢吃桂花。(意思对即可)
3.“浸”形象地写出了香气之浓郁。(意思对即可)
4.寄寓了作者对故乡深沉的爱恋与深深的乡愁。(意思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桂花雨琦君 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炉火
臧克家
②每到这个季节,十一月上旬,我生上了炉火,一直到明年四月初,将近半年的时光,我进入了静多动少的生活。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些感触,季候的变迁,情绪的转换,打下了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记。
③我的小四合院,每到冬季,至少要安六个炉子,日夜为它奔忙。我的家人总是念咕说:安上暖气多省事啊,又干净。我也总是用我的一套理由做挡箭牌:安暖气花费太大呀,开地道安管子多麻烦啊,几吨煤将要放在何处?还得有人夜里起来烧锅炉……我每年这样搪塞,一直搪塞了二十一年。其实,别的是假的,我心中的一条是:我爱炉火!
④我住北房,三明两暗。左右两间有两个炉子,而当中的会客室,却冷冷清清,娇花多盆,放上两套沙发,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来了,大衣也不脱,衣架子成了空摆设,到我家作客的朋友们,都说我屋子的温度太低了。会客室里的确是有点清冷,而我的写作室却是暖和和的。炉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暴烈,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恰巧一位风雪故人来,一进门,打打身上的雪花,进入了我的内室,沏上一杯龙井,泡沫喷香,相对倾谈,海阔天空。水壶咝咝作响,也好似参加了我们的叙谈,人间赏心乐事,有胜过如此的吗?
⑤每晚,我必卧在床上,对着孤灯,夜读至十时,或更迟些。炉火伴我。它以它的体温温暖我,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了几声,像是为我欢呼。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看炉子里的红光点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
⑥暖气,当然温暖,也干净;但是啊,它不能给我以光,它缺少性格与一种活力。我要光,我要性格,我要活力。
⑦我想到七八岁上私塾的时候,冬天,带上个铜“火箱”。里边放上几块烧得通红的条炭,用灰把它半掩住,“火箱”盖上全是蜂窝似的小孔,手摸上暖乎乎的,微微的火光从小孔里透露出来,给人以光辉,它不仅使人触感上感到温暖,而且透过视觉在心灵上感受到一种启示与希望的闪光。
⑧有这种生活经验的人,会饶有情趣的回忆到隆冬深夜,置身在旷山大野中,几个同伴围在篝火旁边取暖的动人的情景。火,以它的巨大热力使人通体舒畅,它的火柱冲天而起,在黑暗中给人以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与向前冲击的勇气。在它的猛烈的燃烧中,进出噼噼啪啪的爆炸,不像一声声鼓点吗?
⑨炉火当然不是铜“火箱”。也不是篝火,可是它们也有相同的性格;它们发热,它们发光,它们也能发出震撼心灵的声响。几十年来我独持异议不安暖气,始终留恋着炉火,原因就在此。
1.文章的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④⑤段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两幅感人的画面,一幅是__________;另一幅是__________。作者借助拟人手法,倾诉了__________的情感。
3.作者在文中揭示了“炉火”的哪三个特点?请结合这三个特点谈一谈“炉火”带给“我”怎样的感受和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茧成蝶
单士兵
②观察这样的过程是需要耐心的。不过,我愿意等,我始终认为,这样的等本身就是诗意的。当可爱的蚕儿吸取了充足的甘露润泽之后,便用生命的丝线织茧而栖,沉沉而睡。生命被无尽期的黑暗覆盖,沉埋于寂静之中。其实,它是在做一个坚实的梦,蕴蓄着一次生命的复活。
③终于,它咬破自己织制的茧子,出来了,由蛹化蛾,完成了生命本质的飞跃,给我惊喜的震颤。请原谅我的固执,让我称它为蝶。因为它让我想到化蝶的传说②。我想,这个细小的生命,它短暂的沉睡,类似于一次死亡。而当它痛苦地咬破自己织制的茧,羽化成蝶,就完成了生命的复活。这个小精灵,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是那么专注于自己的生命,用重生来拒绝死亡,穿越了生死的界限,让生命得以绚烂。透过它的生命过程,从某种性质上说,它接近于神话中涅磐的凤凰③。
④我感动于破茧成蝶带来的美学意蕴。很多时候,我看着它振动透明的薄翼,时而以舞者的姿态翩飞于屋檐下,时而款款行走于墙壁之上。这只蝶使我的思绪得以穿越虚与实的空间。我在想,当初它的沉睡,就是在做着一个蝶梦,一个死与生相连的梦。这个梦既洋溢着古典的气息,又充满着生命的哲思。
⑤其实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就如那小小的蚕儿,经常会陷于一种生存的窒息④状态,或是处于绝望的境地。对于我们个体生命而言,有时心灵也会结上一种“茧”。如果我们能用心去咬破自己构筑的外壳,尽管这一过程会很痛苦,但于生命的重生,它又实在是一种必须。
⑥所以破茧成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能够破茧成蝶,就会重获生命的欢愉和快慰。
注:①羽化:昆虫由蛹变为成虫。
②化蝶的传说:梁山伯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梁祝为爱殉情,双双化蝶。
③涅磐(niè pán):指所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在文中指通过死亡获得新生。
④窒息(zhì xī):呼吸困难;因受阻而中断。
1、阅读第①②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说等待蚕破茧成蝶的过程“本身就是诗意的”?(用文中相关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揣摩加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这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变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就如那小小的蚕儿,经常会陷于一种生存的窒息状态,或是处于绝望的境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④段画线句“这只蝶使我的思绪得以穿过虚与实的空间”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内容,写一句话来表达你对“破茧成蝶”的理解。(不能引用原文)
示例:破茧成蝶——不固执于自满自足的空间,才会有自由生命的飞翔。
你的精彩:破茧成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联系生活,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第⑤段“有时心灵也会结上一种‘茧’”这句话中所说的心灵之“茧”的?你认为该如何冲破心灵之“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地的“女儿”
广丰
②青年时代的我,不由喜欢起大江大河来。长江6000多公里,从青藏高原格拉丹东雪峰姜古迪如冰川的滴滴融水,聚流成滚滚波涛,擦过怒江峡谷,横断山脉,飞流直下,一泻千里,经巴蜀、跨荆楚、穿吴越,汇入太平洋。既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潇洒,又有“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坦荡,更有“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豪放。而黄河从青海巴彦喀拉山东麓起源,穿越星罗棋布的高原湖泊,百转千回于群山万壑之中,切割了陕晋峡谷,终于来到了黄土高原,在壶口瀑布,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声,这是何等的气势,何等的魄力啊!
③如今,我已步入中年,人生的坎坷和磨难,已渐渐磨平了棱角,趋向平和。现在,我喜欢的是淌着潺潺流水的小河。她不仅能抚慰我疲惫的心灵,更能激起我美好的想象和对幸福的憧憬。
④我心中的小河,既不激昂,也不宣泄、奔腾,更不暴戾。她总是愉悦而欢快,平静而又温柔。她既不泛滥,也不断流,总是不温不火,长年不息地流淌;不紧不慢,舒缓悠扬地吟唱。
⑤站在大海边,看到海天一色,一望无际,我顿觉自己渺小,如同沧海之一粟;站在大江大河旁,看到急流飞湍,漩涡一个接着一个,我则感到世间充满了险恶,不免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压抑和沉舟侧畔、病树前头的凄楚。
⑥只有站在小河边,我才感觉到安全、舒适、温馨、惬意。小河低眉信手,娓娓道来,如诗如画,如梦如歌。小河是我的知心朋友,是我的心灵归宿,是我的精神家园。她清纯透澈,绝无污染。因为她娇小的身躯根本无法托起大海和江河上的轮船,轮船也就失去了向小河排污泄秽的机会;她冰清玉洁,绝无造作。因为她涓细的水流带不动庞大的发电机组,也就少了被拦腰切断,筑起高坝大库的危险。
⑦小河是大江大河乃至大海的无私奉献者。没有涓涓细流,哪会有滚滚波涛;没有无数条小河,绝不会有长江黄河!过去人们常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实为荒谬。只有小河长流水,大河才会满。如果小河都枯竭了,流不进大河了,那么大河也就断流了。
⑧小河又是地球母亲最珍爱的女儿。她柔弱的身躯绝经不起淤塞的折磨和污染的强暴。可令我不安的是,小河也往往难逃厄运:流经城市的小河,往往也出现了污染,她们被迫吞咽着污垢,一些飘浮物随波逐流,玷污了小河清白的面容;还有一些人,自以为高明,把小河的水抽干,把河床用水泥砌起来,如同一个温柔美丽的少女,硬给她穿上一层厚厚而又冰冷的盔甲。小河于是就切断了与大地母亲的血脉,而变成了一个池子,一个地沟。
⑨期待有一天,人类将停止一切污染的恶行,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期待那一天,鱼儿在小河中欢快地跳跃,垂柳在河畔的微风中婆娑起舞,鸟儿在枝头细细地诉说。期待那一天,我们可以在家乡清澈的小河里愉快地畅游,青山绿水装点着我们的金色梦境,绿色的原野盛满了我们美好的希望。期待那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皎洁的月光撒满星夜,我和我的小河共同沐浴在温柔的月色下,相伴而行,直到永远……
⑩我是多么想念那天生丽质、自然朴素的小河,我又是多么珍惜那温柔动人、善解人意的小河啊!我要用毕生的精力去呵护那条永远属于我,在我心中不曾污染、永不干涸的小河!(本文略有删改)
1.本文行文思路:由________到中年,由__________到现实的小河,由小河的现在到小河的未来。
2.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少年的我特别向往大海,是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未来充满幻想,体现了少年天真、单纯、不知世事艰险的性格特点。
B.青年的我喜欢大江大河,是因为想趁着年轻“潇洒走一回”,像长江黄河那样一泻千里,穿山越野,游遍祖国。
C.中年的我喜欢小河,是因为人生的坎坷已渐渐磨平了棱角,平静而温柔的小河成了我的精神寄托。
D.中年的我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感到自己渺小;看到大江大河的急流漩涡,觉得“人生处处多险滩”。表现了我的务实与成熟。
3.为什么说小河能“抚慰我疲惫的心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⑨段中连用四个“期待”,第一个“期待”和后面三个“期待”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用文中三个关键词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重点写的是“我心中的小河”,为什么要以“大地的‘女儿’”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愁诗人与运河
②有位老人就在这个时节,走在常州郊外一条纤细的小路上。小路的尽头有老人魂牵梦萦的大运河,还有老人梦萦魂想的亲人。50多年前玩耍时走过的乡间小路,没想到今天又重走。一百米的小路啊,老人一走就走白了头发。
③老人是教书的,在中山大学教国语。像是大运河里滴下的一滴水,就这么久久的挂在那儿,永不干涸。
④老人是来凭吊的,凭吊埋在大运河边的十几位娘家亲人。坟茔上的土是新的,墓碑上的字是鲜红的,老人恭恭敬敬奉上香,献花,恭恭敬敬朝着坟茔鞠躬,拜谒在天之灵的长辈。
⑤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⑥老人是余光中。
⑦外婆是运河边上的人,妈妈是运河边上的人,妻子是运河边上的人,余光中也就把自己当作是运河边上的常州人。在没有大运河的台湾岛上,余光中怎么能够不惦念这条与亲人的血脉连在一起的河流呢。余光中拜谒完先人,就脱了像标着地球经纬度的横一道线竖一道线的厚实衣服,与青年诗人一起走在运河大堤上,他生怕厚实的衣服会阻碍自己的心脏与大运河的一起搏动。大运河,在一老一少两位诗人的面前湍流不息,闪闪发亮。
⑧这运河的流向是朝着哪面?余光中问。青年诗人回说:运河是向东流的,前面是湖,湖的前面是海。余光中接着说:海的前面是岛啊。
⑨一句话说得只有他自己能够听见,有谁知思乡的痛楚呢?有谁知人生路途留下的那些情感灰烬会时时复燃呢?
⑩不见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面对运河,余光中对同住过一个村庄、同喝过一条运河水、同样以诗歌的形式在抒发心灵之声的青年诗人说:就像小时候在运河边捉迷藏啊,有的小伙伴躲到茅草丛中,有的躲到竹林里,等我睁开眼,小伙伴们却是不见了,等我真的来找时已经物是人非了。一辈子的颠沛流离,运河里凝结的乡愁成了余光中挥之不去的情结。那时的余光中只有19岁,正是长血脉长思想的时候,他在运河边汲取了血液和营养。
今天的余光中终于实实在在地站在了充盈神韵的运河边,他不是一个外来者。凭借浑黄而睿智的大运河水,他在审视自己的命运,他在接近自己的灵魂——-在运河边的老屋里,他掀开井盖看着清冽冽的井水,说这井水扩大一万倍就是一汪日月潭啊!他摸着老屋的墙,一阵尘埃在指间随风而落,说这如何盖得住50多年的乡愁啊!他端起运河水泡出的茶,不忙喝,只是深情地闻着,说我闻到了这熟悉的血统气味啊!他凝望着横跨运河两岸的洽盛桥,久久不忍离去,说这座桥要是横跨在……余光中说到这里便不再说,声音开始哽咽了。
曾有人问及余光中如何看待祖国统一问题,他知道窗外就是大运河,说:我相信,泱泱中华文化总会发挥它的震撼力和向心力,不要为了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了五千年的文化。
回到台湾,会思念大运河吗?
怎么不呢?在台湾,只要我不走,我就是一滴运河水,这滴水,会蒸发成漫岛的甘露,所有思乡的人只要轻轻伸出舌头,二千五百岁运河的甘霖就会流入心田的。
诗人余光中如是说。(选自2006年2月18日《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1.诗人余光中踏上魂牵梦萦的故土,寻根寄情。请把他在故乡的主要行踪或活动补充完整。
坟地____________→河堤徜徉→_____________抒怀
2.文中诗人睹物生情:询问运河的流向,想到血脉相连宝岛台湾;端起运河水泡的茶,闻到熟悉的血统气味……这样的联想在文中还有,请再找出一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读书卡片是一种很好的阅读积累方法。本文语言隽永,内涵丰富,请参照下面示例,从②③两段中精选一个语句加以品味,做成一张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编号001
篇目:《乡愁诗人与运河》
作者:冯光辉
摘句:清明时节的大运河水,总在黏稠住人的沉沉思绪。
品味:既点明特定的时间地点,又隐含了水与人的特殊关系。“黏稠”体现关系之密不可分,“沉沉”表现思绪之厚重绵长。
读书卡片编号002
篇目:《乡愁诗人与运河》
作者:冯光辉
摘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⑩段中写到诗人“不见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请结合全文谈谈两个“惆怅”的不同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引用《乡愁》一诗,有什么作用?(可以从情感、主题、结构等方面作答,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处,诗人把自己比作运河里的一滴水,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
陆 侠
汶川大地震,这场波及大半个中国、影响数亿人的灾难,已经造成了万余人遇难。
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是我们共同的哀伤。而遇难者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我们不能挽回灾难,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万众一心、举国救援的一幕幕,汇集成令人动容的感人画面,凝聚成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
这一刻,人们看到了中国的应急速度——一在汶川地震后不到半个小时,胡锦涛***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l6时,民政部从西安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拨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中国地震局启动一级预案,l80人的救援队伍迅速集结飞往灾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紧急向灾区调拨救灾物资……
这一刻,人们记住了总理的泪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不顾余震危险,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抵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指挥救灾。当他踩着泥泞,攀上瓦砾,看到抢险人员解救两个被困在废墟下的孩子时,流下了热泪:“听爷爷的话,一定要挺住。”
这一刻,为了灾区人民的生命,救援行动以分秒计算,援助人员成倍增加。道路损坏,桥梁全部倒塌,车辆无法通行,但挺进汶川的救援之旅没有停步,成都军区700多官兵冒雨日夜前行,济南军区救援部队凌晨徒步开进……
这一刻,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但5月12目的成都之夜,是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之夜。当夜,威都街头无数个献血点和医疗站,前来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
这一刻,成灌高速路上,数百辆出租车拉着应急灯奔赴都江堰灾区。没有人给他们一分钱,更没有任何人有过要求和命令。出租车司机却甘愿冒着莫大危险前往灾区救援……
这一刻,唐山市组织了医疗队和抢险队从抗震纪念碑启程,赶赴四川灾区……
没有人希望灾难发生,但灾难来临之际,往往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更需要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这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
曾经有过同样伤痛的唐山人,在互联网贴吧里的深情留言代表了所有人的心声:“告诉灾区人民:我们和你们在一起。”
是的,我们在一起。灾难固然让我们伤痛,但也让我们空前团结。灾难中,每一位受灾群众都不孤单,因为我们是血脉相连的大家庭,我们在一起,心心相连,手手相扣,并肩而立。 (选自2008年5月14日《人民日报》,略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具体评析下面画线词语的作用。
①不顾余震危险,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抵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指挥救灾。
②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但5月l2日的成都之夜,是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之夜。
2、文末画线句说:“这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你认为这个“奥秘”是什么?
3、这篇文章令人感动,请从本文主体部分的选材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①选材:
②结构:
4、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请给文章补写一个在“这一刻”发生的与灾区人民并肩而立的事例。(30字左右)
这一刻, ____
最新试题
- 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央集权制是全国统一的重要条件,而全国大一统的局面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政治
- 2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其特点是 A面粉、棉纺、化工等行业发展迅速
- 3The car factory is going to ____ around 150 workers because
- 4分解6abc-4ab2c2+2ac2的因式时,应提取公因式( )A.abcB.2aC.2cD.2ac
- 5已知向量≠,
- 6— When can I come for the photos? I need them tomorrow after
- 7下列货物需从下面起点运到终点,用什么运输方式最合适(在表中用“√”表示)货物类别和数量起点至终点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两箱
-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匀速传递的产品生产流水线上,质检员每10分钟从某处抽取一件产品进行某项指标检测,这样的抽样是
- 9化简:=( )。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
热门考点
- 1下列划线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每三公有所选举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2第Ⅱ卷(共三节,满分45分)第一节:七选五: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
- 3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某班举办题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利弊”的辩论会,正方观点:利大于弊,反
- 4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
- 5有一只规格为“220V5A”的电能表,最多可接“220V 40W”的电灯 ()A.24盏B.27盏C.29盏D.30
-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cm,另一边长为4cm,则它的周长为______.
- 7男女同学之间可以建立起真挚友谊的,正确进行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就必须做到[ ]A、有人说三道四就别交往了B、同学
- 8电子从静止出发被1000V的电压加速,然后进入另一个电场强度为5000N/C的匀强偏转电场,进入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垂直,
- 9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2SO2(g) + O2(g)2SO3(g),SO2和O2起始时分别为20mol和10mol,达到
- 10关于x的方程x2++a(x+)+b=0有实数根,则a2+b2的最小值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