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山中访友   ①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1]  。早晨,好清爽!我决计不骑车,不邀游伴,就带着这满怀[2]  ...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山中访友 
  ①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1]  。早晨,好清爽!我决计不骑车,不邀游伴,就带着这满怀[2]  的好心情,独自去访问我的那些山中好友。 
  ②那座古桥,是我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里已经站了好几百年。你曾把无数人马渡过彼岸,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俯视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一去不返,惟有你坚持着从不改变姿式。从你(1)(布、缀、长)满苍苔的石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③过了古桥,我走进一片树林。树林向我打着清脆的手势,枝间有小鸟唤我的名字,叶上有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静静地靠在一棵树上。以树的眼光看周围的树,我发觉我也变成一株树了。脚下长出根须,头发变成树冠,我挥动树枝似的手臂,让灵魂变成汁液,在我身体的年轮里旋转,结成树籽又被鸟儿衔向远方。 
  ④呵,你好,山泉姐姐!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让我照照自己的浑浊吗?你好,溪流妹妹!吟一首轻快的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白云嫂子!你洁白的身姿飘曳,使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你好,瀑布大哥!你天生(2)(雄伟、雄壮、雄浑)的男高音,从遥远的古代唱到而今。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3)______ (蕴涵、包含、显现)无尽的神秘。抬头望着你,我像瞻仰一位至上的智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供你翻阅?喂,你们,云雀小弟,唧唧喳喳说些什么呢?我知道你们都是纯洁少年,怕是在谈论一路飞行所见的好风景?   
  ⑤捡起一块卵石,轻轻敲击,我倾听远古火山爆发传来的声音;接住一片落叶,细数叶脉,我猜测它神秘的掌纹,在它走向泥土的途中,我虔诚地献上我给它的注目礼;采来一朵小花,我把它插上我的头发,在这无人的山谷我要做一女性。  
  ⑥忽然下起了雷阵雨,我赶紧奔向一株老柏,慈祥的柏树撑起了伞。满世界都是雨,惟有我站立的地方没有;我看黑云压顶,___________  ,闪电飞驰。我突然发现有许多蚂蚁,它们也在树下避雨。啊,蚂蚁,茫茫天地间,我们有缘分,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⑦雨过天晴,一弯虹桥形成了,两座高山正好做了虹的桥墩。修一座天堂竟是这么简单,只需要一阵雨的工夫?真想踏上那座桥,一步登上天国。又一想我上虹桥去看什么呢?还不是看虹桥下的好山好水好风景?那么,我就站在这虹桥下,岂不既看了天国又看了人间?虹桥好像知道我的心事,只一会儿,便悄悄不见了。 
  ⑧幽谷里传来几声犬吠,云岭上(4)(飞、掠、冲)过一群归鸟。我轻轻挥手,作别山中众朋友,趁一路月色,带回满怀的好心情……
1.结合语境解释第①段中加粗出的两个“满怀”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四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用“德高望重”描写古桥,请你结合这一段的描写,从两个方面概括出古桥使作者崇敬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项对这篇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中写“我也变成一株树了”,是为了表现作者对树的亲近感。
B.第⑤段中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作者访问了山中的朋友后心情变得纯洁天真。
C.第⑥段写躲雨,其作用是为了表现在复杂多变的气候面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D.第⑦段中的“真想踏上那座桥,一步登上天国”表现了作者的消极思想。  
5.用“|”给这篇短文划分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答案
1.(1)人体的前胸部分。(2)人的心中,心情。
2.(1)缀  (2)雄浑  (3)蕴涵  (4)掠
3.(1)永不改变的持久性。(2)担当重任的责任心。
4.D
5.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山中访友   ①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1]  。早晨,好清爽!我决计不骑车,不邀游伴,就带着这满怀[2]  】;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第一次真好》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侯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
1.用一句话概述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和第二段在叙事方面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这里采取不同写法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请你从文中找出几个词语,借以解释“奇妙”词在文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这两句话不矛盾吗?请说一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看十姊妹的雏鸟和具体而微的幼鸟情感反应不一样。这一情节,对如何看待人的成长过程是否有点启示?请谈一谈你的认识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生命的化妆
林清玄
  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多么有智慧的人啊!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我为了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
  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象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象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象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可惜,在表象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1.作者与化妆师交往的过程,也是对她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请找出表明作者对化妆师认识态度变化的语言,经自己整合概括,填写在下面。(答案不超过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命的化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作者讲的最重要的道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散文阅读荡里莲花
  当马家荡千亩莲塘倏然跃入眼帘时,那一刻洋溢于心底的喜悦,只化作低低的倾诉:原来你在这里!
  莲塘的上面,天,蔚蓝的,像刚出水的芙蓉,清新怡人。偶尔一两只小鸟,在这蔚蓝的天空下,扑腾着翅膀,随风而去。我站立的地方,是一弯碧水萦绕的莲塘,莲塘很宽,水面上布满了荷叶,举目望去,绿浪一层一层的直向对岸压去,诗人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观画面,此时就在我的眼前慢慢展开。
  莲叶似少女打着皱摺的裙裾,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又似一柄柄张开的绿伞,在艳阳下欢快地舞蹈。莲叶上的晨露,似顽皮的孩子在打着滚儿。而点缀在这万顷碧涛之上的朵朵白莲花,便是这大片风景画中当仁不让的主角了。这洁白如玉,大如团扇的莲花纤尘不染,大汤匙般的花瓣三片一层,一朵莲花一般由四层花瓣错落有致组合而成。被花瓣层层包围的莲心羞答答不肯露面,流苏般的黄色花蕊众星捧月般将她呵护,这嫩黄的莲蓬等到花瓣凋零时,便会披上深绿色的外衣脱颖而出,吟唱属于她的主题曲等侯前来收获的主人。凑上前去,莲花的香气让我顿觉神清气爽,暑气尽消。这清新中带着淡淡药香的气味,不张扬,不媚惑,让人遐想,令人沉静。
  最妙的要数那些即将盛开的莲花了,一枝枝从绿伞之中挺身而出,像一支支花剑直指长空,对着这神秘的大地凝望。这些花苞的表层如少女,娇面含春,呈现一派羞色。微风过处,到处是芳香弥漫。白色的莲花掩映于莲叶之间,粉红的朵儿,则探着脑袋,露于莲叶之外。无数洁白粉红的花儿朵儿,在水面上漫卷开来,像晚霞,像云彩,像少女那一抹不经意飘起的红晕。
  掐一茎莲叶,茎儿竟丝丝缕缕牵扯着不愿分开。不由得联想起莲藕,不也是人们常说的藕断丝连么?莲真的恍若一位美丽多情的绝世佳人,是那么的重情重意。轻嗅,莲叶和花茎都有着淡淡的香味,还有淡淡的甘甜。莲茎笔直,中有通孔,将莲上下相连。难怪莲叶、莲茎、莲藕的气味都那么的相似。兴起,将硕大的莲叶挑一枝扣在头上,顿觉一片清凉,绿意弥漫眼底心间。
  我在莲的身旁驻足留连,轻轻的靠近一朵刚探出头的花蕾,柔柔地告诉她:在你最美丽的时候,我来看你了,你眼中的我,也是同样的美丽吗?你不愿做肤浅的美人,植根于淤泥,却摒弃一切尘念,借清水滋养得一身净骨,头顶烈日骄阳傲然盛开。你通身是宝,将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人类。莲心、莲房、莲须、莲叶、莲梗、莲花、莲藕、藕节都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莲子和莲藕更是餐桌上备受欢迎的美味佳肴。
  凝望着眼前的莲花,那支一直喜爱的佛乐不由得又在耳边回响:“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念一清净,心似莲花开。”莲花与佛教,恰有不解之缘。千年来,彼此相惜。莲花是佛教精神宗旨的象征和圣花。佛祖释迦牟尼是坐在莲花台上向信徒们讲经说佛的;“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也是坐在莲台之上,且双手仰掌托着莲台,仿佛指引众生通往佛国净土;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也是一身素衣端坐于白莲之上,一手持净瓶,一手执白莲,以其纯洁的菩萨心肠,引导众生看淡烟柳繁华,到达简淡圆融之妙境。佛教里讲究洁静,身洁,心洁,耳目不染尘埃。莲花是洁净的化身,是佛的使者,她一身的纯洁,与佛的善心相得益彰,千百年来,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歌颂的对象。
  莲塘慢慢地静了,莲花的芳香,轻轻氤氲。这时候,是该醉,还是该醒?轻轻的离开吧,我打扰她已经太久了,也许今夜,我会梦见自己变成那朵洁白的莲花,在风里,在水里,释放生命的芳华。(选自《散文百家)2012年第02期,作者:曹艳存.有删改)
1.全文思路明晰.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行文顺序来写的。
2.假如将下面的句子用作文章的题记.请用怡当的词语补充完整。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做一朵莲花,只因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白色的莲花掩映于莲叶之间,粉红的朵儿,则探着脑袋.露于莲叶之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多次使用第二人称“你”,试体会其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末尾写到会梦见自己变成莲花.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生命之芯
李雪峰
  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A.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不久,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B.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张扬扬的葡萄叶子的。清晨推窗一望,绿叶田田,满眼碧绿的饱满苍翠,让人感觉到了新一天的爽朗和清新。
  ③暮秋时节,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飒飒秋风一吹,便不停有三三两两的叶子从藤架上飘飘扬扬地凋落下来,落在庭院里、墙角和台阶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飞的蝴蝶。这时,素爱清爽的妻子便不得不时时清扫那些落叶。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④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⑤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剪摘葡萄时,妻子不是挑紫透的先摘,把那些没有熟透的葡萄串子留着,而是一次全早早摘了,不论有没有熟透,搞得一串不留。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
  ⑥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夜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
  ⑦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竞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飞走了。
  ⑧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岁月也就黯淡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⑨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生命的纯粹使命,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来临了。
  ⑩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青青的葡萄,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
  一切都是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灵魂的。
1.联系上文,体会第⑦段中“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飞走了”一句中加粗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语言优美,韵味悠长,请从第①段画线句中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
选句序号(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⑩段中写到“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请结合上下文谈谈“我”充满了怎样的“敬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否赞同文中“妻子”摘尽所有葡萄,让叶子尽快落完的做法,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世上最好的地方
冯雪梅
  ①母亲总说,这世上最好的地方就是家。我不这么想。
  ②最早的时候,我的家在大院中,里外两间的平房里。那个城市对于我的父母而言曾经很陌生。他们一无所有,就那么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开始营建一个家。我记得小院里的槐花香,记得在大树下跳皮筋时唱的儿歌,记得母亲在公用的自来水龙头下洗一大盆的衣服,父亲在家门前的空地上刨木板做家具。那时候我对家的理解就是小院里那间挂着竹帘的小屋——院子里的房子都是相同的结构,唯一不同的是各家挂在门口的竹帘。父亲把买来的竹帘细细打磨光滑,以免扎着人,母亲用旧的格子布将竹帘的边细细缝了,既好看又耐用。父亲是那种闲不住的人,就那两间小平房,也被他动着脑筋规划过——家具都是比着屋的尺寸做的。我实在不知道父亲如何有这样的手艺,只是觉得天底下没有他做不了的事儿。原先屋里的地上铺着砖,父亲弄了水泥来,将地重铺了一遍。那在全院是独一无二的。那个夏天里,我最得意的事就是在地上铺了席子,摆上跳棋,然后请同伴来玩,并让他们参观我带着书架的小床。
  ③我一直认为我的家是最好的家,直到有一天,我去了同学住在高楼里的家。当我站在阳台上看着都市的车水马龙,看着远处暗红的云彩和一点点落下去的夕阳,突然觉得我的家和这里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我的愿望不再是躺在水泥地板上看小说,而是在高楼的阳台上支一张椅子,看风景。
  ④这样怀想了许久,我的家就真的到了高楼上。楼房建造的那段日子,只要一有时间,我就跑去看,然后想象着阳台的位置和摆一把什么样的椅子在阳台上。家搬进高楼的那天,我几乎在阳台上站了一下午。我不仅有了可以看夕阳的阳台,还有了自己的一间小屋。家真的不一样了。当我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悠然自得地看着楼下的人群和远远的树影时,觉得也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初夏的黄昏,风轻轻吹着,天气好极了,能见着远远的一抹青山。
  ⑤那一抹青山让我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幻想。那应该是秦岭的一点影子吧,山这边的景色我知道,山那边呢,是什么模样?由此而来,想象也一天一天地扩大,这种不着边际的幻想终于使得我离开家去了他乡,因为我重新觉得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⑥我在江南江北穿行了几年之后,找到一个停留的地方,开始自己的生活——与我的家,我的父母完全不同的生活。我挑选明快的装饰布,让屋里的色调一致,而不是像母亲那样计算哪一种布做窗帘更耐用或是哪一种床单的价格更实惠;我打掉屋的墙让客厅适应我喜欢的家具,而不是比着屋子的大小买家具:我找小时工做家务忘记了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家训;我甚至不开伙今天肯德基明天麦当劳。我接着自己的想象构建着自己的生活和幸福。
  ⑦突然有一天,当我在西餐桌上舞刀弄叉对付意大利通心粉的时候,猛地记起父亲说的一句话:还是自家的手擀面好吃。母亲的笑和家的影子就在不知不觉中到了眼前。
  ⑧隔着电话线,听母亲的乡音。北方的冬日,阴着天,风很冷。暖暖地母亲在问:过年回家吗?
  ⑨冬天的晚上,我回到了家乡的城市。车晚点了,当我远远地看到家时,长长地出了口气。天晚了,楼梯的灯都熄了,走到家所在的那层楼,却见那盏灯亮着。猛然间明白,我只是飘在天上的风筝,线牵在家的手里
  ⑩这世上最华丽的地方也许不是家,但他永远是一个最好的归处,是牵扯不断的惦念和牵挂,是在不知不觉中渗入的生命的一部分。
  家是那盏燃起的灯光,为着行色匆匆、漂泊的脚步。
1.第②段详写作者幼年在大院中生活情景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画线句在文中的含义。
我只是飘在天上的风筝,线牵在家的手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变,作者对家的感受也有变化。请概括其心理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世上最好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通读全文扼要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