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三峡》中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12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三峡》中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12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
多趣味:              ___      ②沿阻绝:              
③哀转久                       ④引凄异: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小题3:选出下列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以:不疾也岁大穰
B.其:飞漱间恐前后受
C.或:王命急宣则千或百果然鹤也
D.之:春冬时默而识
小题4:李白在彼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与本文有很多相似之处,比较后答题。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1)这首诗的景物描写与《三峡》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
(2)此诗与《三峡》的景物描写的表达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2分)
小题5:
从作者对三峡“春冬之时”的描写可看出,三峡的景色迷人。但作者结尾却引用了“猿鸣三声泪沾裳”,让人感觉到一丝悲凉。你觉得作者引用恰当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
答案

小题1:实在  逆流而上 消失 连续不断
小题1: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
小题1: B
小题1:(1)三方面的内容是相同的:a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高猿长啸c万重山影(2分) (2)不同。前者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诗人喜悦畅快的心情,后者通过景物描写介绍三峡的壮丽景色。(2分)
小题1:合适。与“良多趣味”一致,春冬三峡给人美感。引用诗句写秋天三峡给人以悲凉之感。说明三峡四季给游客以不同的感受。(如有同学写不合适,如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三峡》中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12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济南的冬天》(节选)完成下面题目 (共7分)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小题1:“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整”和“缺”似乎有些矛盾,如何
理解?(2分)
小题2:“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慈善”是形容人的,用在这里形容天气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3:“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体会这句话的表达效果,并模拟句中的修辞手法,以“春天”为话题写一句话。(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下面小题。(10分)
刻舟求剑
楚人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乎!
小题1:划分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一处)(1分)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字。(3分)
涉(   )    契(    )  惑(   )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的含义。(2分)
是吾剑之所从坠  
小题4:为何“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对你有何启示?(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幼时记趣》一文,完成下面题目。(12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哪一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相同?(      )(2分)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小题3:文章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哪几件“物外之趣”?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作者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4分)                                            
小题4:说说“项为之强”这一细节表现出了“我”当时怎样的情态?你能从文中再找一个类似“我”当时这种情态的句子吗?(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4分)
(一)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二)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小题1:下列划线字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小题3: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4分)
察秋毫                   
果如鹤云端                      
                              
逢老媪磨铁杵                  
小题4:短文(一)语言简洁精练,但却又耐人咀嚼,文中“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一句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试结合该句作简要分析。(2分)
小题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短文(二)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
疑邻窃斧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于谷而得其斧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其邻之子非变也,已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1)人有          (2)俄而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小题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