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艰辛的历程       ⑴“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⑵“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
题目
题型:湖北省月考题难度:来源:
艰辛的历程
       ⑴“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⑵“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⑶“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⑷娘终于回家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⑸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⑹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⑺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气力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⑻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⑼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口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辉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做伙食费啊!
       ⑽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⑾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⑿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⒀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选自《中国教育报》,作者平江人,有改动)
1、本文第⑻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的是什么内容?
    答:                                                                                         
2、本文第⑵段画线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她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
      答:                                                                                       
                                                                                                     

3、本文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三次流泪的不同。
     第一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二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三次流出的是                                   的泪。
4、研读文章第六段,请自拟一道题目并给出答案。
     题目:                                                                                 
     答案:                                                                                 
答案
1、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2、刚强。希望儿子凡事也要刚强。
3、离别 感恩 思念
4、“略”
核心考点
试题【艰辛的历程       ⑴“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⑵“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楼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撰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将近7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放在餐桌上。
       7点。7点一刻。7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简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快到8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10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我看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着。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12周岁。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我想这个糟糕透了。”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
1、横线处时间词语连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2、为什么说“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用文中原句回答。
     答:                                                                                                                                          
3、“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父母对“我”的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是:
     母亲对我:                                                                                                                               
     父亲对我:                                                                                                                              
4、从下列词语中选出能反映“我”思想感情变化全过程的3个词语,依次填入下面的括号中。
     得意 信任 醒悟 悔恨 谦逊 失望 骄傲
    (          )——(          )——(           )
5、用文中原句回答,最能体现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湖北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骓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着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个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地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诺言。
1.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象,具体描写男孩的“一番思考”。不超过100字。
                                                                                                                                                           
                                                                                                                                                           
                                                                                                                                                         
题型:广东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①2007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 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应邀参加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在晚宴将要开始的时候,一位老妇人领着一个女孩来到了庄园的入口处,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看上去很精致的瓷罐。
       ②守在庄园入口处的保安安东尼拦住了这一老一小。“欢迎你们,请出示请柬,谢谢。”安东尼说。
       ③“请柬,对不起,我们没有接到邀请是她要来,我陪她来的。”老妇人抚摸着小女孩的头对安东尼说。
       ④“很抱歉,除了工作人员,没有请柬的人不能进去。”安东尼说。
       ⑤“为什么?这里不是举行慈善晚宴吗?我们是来表示我们的心意的,难道不可以吗?”老妇人的表情很严肃,“可爱的小露西,从电视上知道了这里要为非洲的孩子们举行慈善活动,她很想为那些可怜的孩子做点事,决定把自己储钱罐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我可以不进去,真的不能让她进去吗?”
       ⑥“是的,这里将要举行一场慈善晚宴,应邀参加的都是很重要的人士,他们将为非洲的孩子慷慨解囊,很高兴你们带着爱心来到这里,但是,我想这场合不适合你们进去。”安东尼解释说。
       ⑦“叔叔,慈善的不是钱,是心,对吗?”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女孩露西问安东尼。她的话让安东尼愣住了。
       ⑧“我知道受到邀请的人有很多钱,他们会拿出很多钱,我没有那么多,但这是我所有的钱啊,如果我真的不能进去,请帮我把这个带进去吧!”小女孩露西说完,将手中的储钱罐递给安东尼。
       ⑨安东尼不知道是接还是不接,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有人说:“不用了,孩子,你说得对,慈善的不是钱,是心。你可以进去,所有有爱心的人都可以进去。”说话的是一位老头,他面带微笑,站在小露西身旁。他躬身对小露西说了几句。然后直起身来,拿出一份请柬递给安东尼:“我可以带她进去吗?”
       ⑩安东尼接过请柬,打开一看,忙向老头敬了一个礼:“当然可以了,沃伦。巴菲特先生。”
       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800万美元的比尔·盖次,而是仅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露西,她赢得了最多最热烈的掌声。 而晚宴的标语也成了这样一句话:“慈善的不是钱,是心。”第二天,美国各大媒体纷纷以这句话作为标题,报道这次慈善晚宴。看到报道后,许多普普通通的美国人纷纷表示要为非洲那些贫穷的孩子捐赠。
1.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要概括。(包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第①段“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看上去很精致的瓷罐”一句中,“捧”有什么表达效果?
                                                                                                                                                           
3.第⑨段画线句“他躬身对小露西说了几句”。请你根据当时的语境,写出巴菲特先生说话的内容。(不超过30字)
                                                                                                                                                             
4.不邀而至的小露西为什么会以30美元零25美分获得本次慈善晚宴的主角?
                                                                                                                                                               
5.谈谈你对“慈善的不是钱,是心”这句话的理解。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抬起头来做人
梁文福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⑨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肯定比500小,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⑧段回答。
(1)简要说说画线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说划线的两处“抬起头来”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 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这一文题中所蕴含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西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九十九分的苦恼》。
       我历尽坎坷,中年才得一女。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拢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她妈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妈更是自豪,认为没有一个能和她并驾齐驱.在这种情感氛围中,我们对孩子寄富了很高的期望,这期望近乎成为信仰。可是,等女儿入了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这种信仰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孩子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的妈妈满意。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l00分才顺理成章,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96分97分,她感到不可理解。孩子每次拿了94分95分回来,她脸上都没有笑容。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八十几分,于是就有(1)(引发引起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妈妈拿出来数落一顿。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马上相救。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
       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
       孩子自然拿我没办法,但她妈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 
       原来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你们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们两个人”如何如何。这时,我如果分辩两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孩子解放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即转移到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又次,等等。怎么办好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始亲自辅导孩子做作业。
       皇天不负有心人。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2)(走 冲 迈)进门来了:“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好消息了。
       果然带回来一个99分。
       我大喜。待她妈妈下班回来,我努努嘴暗示孩子把考卷奉上。
       我看到妻子脸上一丝微笑还没有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她往椅子上一瘫:“我就是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下那最后1分!”我大为震惊,本想顶回去:“你上小学考过几个100分?我看连90分都难得。”但是我知道,这样意气用事是绝对愚蠢的,只能破坏孩子成绩有提高所带来的良好气氛。这时我想起有种幽默理论说,幽默的要义是缓解冲突,把自己的进攻变成对方的顿悟甚至享受。
       我灵机一动,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我不好。”
       妻子奇怪了:“平时骄傲得不得了,这回怎么谦虚起来了?”我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她的脑子不好,天生的笨。”
       妻子有点不解,我继续说:“天生的笨,是遗传的原因。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你笨。”
      “这不可能。”
      “那就是第二种可能:我笨。”
      “我看这样说,还比较恰当。”
      “但是,这也并不能怪我。想当年,你找对象:满园里拣瓜,拣得眼花;拣了半天,拣了个傻瓜。你不怪自己,还要怪她。”
        女儿捂着嘴巴笑。她妈妈也忍不住笑了。
1.理清文章思路,把下面概括各部分内容的几句话分别填入相应的括号内(只填序号)
A.妈妈不满意孩子的考试成绩  
B.父母对女儿寄寓了很高的期望
C.矛盾暂时得到化解
D.99分所引起的风波
      事情的起因是(          ),事情的经过是(          )(            ),事情的结果是(            )
2.文中划线部分一连用了五个“比”字,目的是突出                                                
3.结合上下文,在下面两句话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最恰当的词语。(从括号内选择)
(1)于是就有   (引发 引起 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2)老远就喊着   (走 冲 迈)进门来了。
4.面对99分,全家人都陷入了苦恼之中。他们各自苦恼的是什么?分别用一两句话简要回答。
     孩子苦恼的是:                                                                                      
     她妈妈苦恼的是:                                                                                      
   “我”苦恼的是:                                                                                    
5.下面对本文结尾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矛盾得到彻底解决,全家皆大欢喜。
     B.矛盾没有彻底解决,“笑”的背后仍有苦恼。
     C.语言幽默风趣,让人发出苦涩的笑。
     D.言尽而意未尽,留有让人思考的余地。
6.作者写这篇文章有其深刻的用意。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体会。
     答: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