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浓茶解酒
①“浓茶解酒”是一个在民间流传甚广的说法。近年来许多专家又说浓茶不仅不能解酒,反而伤身。茶与酒,到底是怎样的一对冤家?
②通常说的“解酒”,一般是指减轻喝酒过多的反应,比如头痛、呕吐、动作失调、反应缓慢等等。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反应,必须要“解酒物”被迅速吸收并且发挥作用才能显示出来。
③酒精进入人体之后,会被转化为乙醛,然后转化为乙酸,最后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以及转化为脂肪。如果喝下的酒精不多,这个处理流程运行良好,人体就不会有太大的反应。反之,短时间内喝入大量酒精,超过了这一流水线的处理能力,就会有一些中间产物累积下来。多数人是乙醛转化为乙酸的那一步“窝工”了,导致体内乙醛含量升高。人体对乙醛比酒精还要敏感,于是就面红耳赤、头晕目眩,手脚也不听自己使唤了。
④要“解酒”,就需要加强这条流水线的运行。茶水中有不下几十上百种的物质,最重要的是咖啡因和茶多酚等抗氧化剂。然而,这些成分对这条“酒精代谢流水线”的运行无能为力。实际上,不仅是茶水不行,迄今为止科学家们也没有发现吃什么东西能够促进这条流水线的运行。
⑤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喝茶对喝酒没有影响。我们知道,酒精的作用是让人晕眩、虚弱、运动能力失调,而咖啡因却可以刺激人兴奋和清醒。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是不是可以“对抗”醉酒反应呢?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少,比如2006年《酒精中毒:临床与实验研究》上就发表了一项研究结论:喝下同样的酒之后,同时喝运动饮料的人在头痛、虚弱、口干以及运动能力失调这些“醉酒征兆”方面都要明显低于单纯喝酒的人。运动饮料中含有咖啡因,运动饮料的这种“对抗作用”被归结于咖啡因的功劳。不过,人们会根据这些主观感觉来确定自己有没有“喝多”,这种“对抗作用”干扰了人对体内酒精量的判断,从而不知不觉喝得更多。因为有统计数据支持这一结论,所以美国甚至禁止了在酒精饮料中添加咖啡因的运动饮料。
⑥那一项研究中还检测了试验中志愿者的运动灵敏性,结果是虽然咖啡因使得喝了同样多酒的人感觉“好一些”,但是却没有帮助恢复运动灵敏性。一杯常规的茶比一杯咖啡中所含的咖啡因要少,但茶水的咖啡因含量跟茶叶本身、茶叶量、水温和冲泡时间密切相关。一杯“浓茶”,其中的咖啡因含量也就不容小视。
⑦茶中不仅有咖啡因,更有大量的抗氧化剂。这些成分对喝酒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当酒精代谢不畅,体内乙醛含量增加,在其他酶的作用下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超氧阴离子会引发一连串的氧化反应,最终损害细胞膜、蛋白质和DNA。而抗氧化剂的作用,是制止这种过氧化反应的进行,因而起到保护细胞活力的作用。
⑧这种损害与保护都不是立竿见影,而是长期作用的结果,因此对“解酒”也没有明显的作用。不过对于长期喝酒的人,这种保护作用可能就有相当的价值。不过目前的结论只是,“如果不得不经常喝酒,那么经常喝茶可能有助于减少酒精对身体的氧化损伤”。但是,“减少”也不是“消除”。要健康,最好的选择还是不喝酒。
小题1:第②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其作用是。(3分)
小题2:联系第①段内容,简要说说这一段的作用是。(4分)
小题3:对文中加点短语指代的内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③段中的加点短语 “这个处理流程”指的是“酒精进入人体后,会被转化为乙醛,然后转化为乙酸,最后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脂肪”。 |
B.第④段加点短语“这些成分”值得是咖啡因和茶多酚。 |
C.第⑤段加点短语“这种‘对抗作用’”值得是咖啡因可以“对抗”醉酒反应。 |
D.第⑥段加点短语“那一项研究”值得是2006年关于究竟的研究。 |
小题5:下表是医学专家对饮酒的相关研究。根据下表内容,分析文末画线句,完成下列题目。(6分)
酒的种类 | 每天的饮用量 | 长期饮用的作用 |
啤酒 | 1杯 | 心情愉悦,美容养颜 |
黄酒 | 1——2杯 | 开胃活血,通络美容 |
葡萄酒 | 1杯左右 | 保持食欲,有助消化 |
白酒 | 1小杯 | 祛风散寒,舒筋活血 |
(2)文末画线句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的问题是
(3)文末画线句应改为
答案
小题1:举例子 具体说明了喝酒过多后的多种常见反应
小题2:写出民间说法和专家们说法之间的矛盾(看法不一),引发读者对茶与酒之间关系的好奇(思考),引出本文说明的中心问题:浓茶是否可以解酒
小题3:C
小题4:茶水中的咖啡因能让喝酒的人感觉好一点 茶水中的茶多酚可以起到保护细胞活力的作用。 茶水中咖啡因的“对抗作用”干扰人对体内究竟量的判断,从而不知不觉喝得更多。
小题5:(1)(2分)酒的不同种类,每天适量饮用,对人体健康有不同作用
(2)(2分)“最好”、“不”字用得太绝对,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性要求
(3)(2分)要健康,比较好的选择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需求)适量饮酒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说明方法。常考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此处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 以便读者理解, 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小题2:试题分析: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说明打下伏笔。结合语境分析,通过说法不一,引出说明的中心问题“浓茶是否可以解酒”。
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仔细阅读选项,并把选项与选项有关的文字,对比分析即可。
小题4:试题分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下文,从下文中分别找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注意语言简练。
小题5:试题分析:(1)根据表格,写出表达的意思即可,不同的酒,对人体的积极作用不同,注意每天的饮用量。(2)此语句的语气太绝对,与表格表示出的意思不相符,也不符合说明文语言科学性,准确性,严密性。(3)根据表格表现出的意思,写出如何喝酒才有积极作用。。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22分)浓茶解酒①“浓茶解酒”是一个在民间流传甚广的说法。近年来许多专家又说浓茶不仅不能解酒,反而伤身。茶与酒,到底是怎样的一对冤家?②】;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蓝天保卫战:雾霾多发启动PM2.5监测之旅
①2011年入秋以来,多地频发的雾霾天气将PM2.5推向了舆论的风头浪尖。其实PM2.5由来已久,早在1997年美国便提出了PM2.5的标准。到2010年底,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PM2.5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
②PM2.5究竟为何物呢?“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那PM2.5又是从何而来? PM2.5不是凭空产生的,从工厂、燃煤到汽车尾气的工业燃烧,从树叶、藤蔓到秸秆的作物燃烧,从烹饪做饭、抽烟、甚至使用发胶的燃烧活动,都会产生PM2.5。
③秋冬季一直是我国雾霾多发季节,雾霾天气多发导致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空气污染加重,甚至出现短时间的重度污染。据气象部门统计,入秋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确实偏多,先后共发生12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并具有雾霾日数多、影响范围广等特点。与常年同期相比,河北中东部、天津、安徽中东部、江苏大部、湖南西南部、广西大部和广东西部等地雾霾日数偏多5-20天,局部偏多20天以上。
④越小的颗粒对人体的危害越大,而且对降低能见度加重雾霾天气的作用也越大。PM2.5容易被吸入人体,而且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在降低能见度上,PM2.5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在灰霾天,PM2.5的浓度明显比平时高,PM2.5的浓度越高,能见度就越低。
⑤PM2.5超标对农业也有不利影响,有研究表明,灰霾天气太多,农作物减产可达2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研员王亚强认为,“对农作物的影响应该是间接的,比如在污染严重的时候,会影响太阳辐射,不利农作物吸收太阳光等等。”
⑥据了解,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环保部门的网站上,对于PM2.5的监测与标准的制定过程有非常详细的备忘录。美国从1997年发布标准到2000年全国监测常规化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澳大利亚2003年发布非强制标准,随后即开展全国监测。
⑦目前,上海、广州、南京、青岛等城市已经展开对PM2.5的监测工作。早在2000年,上海便开始了PM2.5研究和监测试点,目前技术部门主要在做技术的比对工作。广州市共设立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国控点10个,各区、县级市自动监测站点28个。此外,青岛市从2012年开始在七区五市范围内启动雾霾PM2.5监测点的逐步布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基本监控项目中增设了PM2.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
⑧我国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且在极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各种污染交织。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快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这些一时难以改变的现实令“打击”PM2.5格外困难。而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减排最大的难度,就是要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⑨从1998年的北京“蓝天”计划,到2005年的首钢搬迁,北京等各大城市探索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之路一直在进行,然而要真正实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用绿色发展之路换蓝天,仍然任重而道远。
小题1: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其用意是说明___ ___
表达作者___ ___(3分)
小题2:第③段画线句“与常年同期相比,河北中东部、天津、安徽中东部、江苏大部、湖南西南部、广西大部和广东西部等地雾霾日数偏多5-20天,局部偏多20天以上。”
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表达作用是 (3分)
小题3:本文条理清晰,请分别概括第②段至第⑦段的内容。(9分)
(1)何谓PM2.5及其产生的原因。
(2) _________ 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 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 _______
小题4:根据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3分)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可入肺颗粒物。 |
B.PM2.5对于人类的健康危害很大,对农作物也有直接影响。 |
C.上海在2012年开始全面启动PM2.5的研究和监测布控点。 |
D.消除环境污染任重而道远,关键是先要调整各种能源结构。 |
变的现实令“打击”PM2.5格外困难。”你还能想到上海这座城市哪些“一时难以改变的现实”,以及针对这些现实的改变措施。(5分)
一时“难以改变的现实” | 针对这些现实的改变措施 |
(1)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 | (2)以污染较少的绿色能源为主导 |
(3)快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 | (4) |
(5) | (6) |
北极洲的“消失”
在远古严寒的冰河时期,有一种巨大的哺乳动物——猛犸象一直生活在西伯利亚至北极一带。它们是地球自有生命以来,在陆地上繁衍生活过的大型史前动物之一。
可是,北极地区不是被大洋覆盖的吗?猛犸象怎么能在北极地区生存呢?
在最后一次冰河期结束之前,也就是大约一万年前,如果有人来到今天的北冰洋海岸,所看到的根本不是海洋,而是一片草原。这片生活着许多猛犸象的辽阔草原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北极。
草原?难道它铺在大洋的冰上吗?是的,但是冰不是现在这样的漂浮碎冰,而是巨大且完整的冰原。冰河期的温度急剧下降,北冰洋自然不可能没有反应,当时浮冰相互联结成巨大完整的冰原。也就是说,当时在北极地区虽然是海洋,但因冰原的覆盖形成了一块特殊的陆地。
人们通常把这种陆地称为“气候性陆地”。它形成的不是海洋性气候,而是变化剧烈的大陆性气候,冰河期的北极地区是联结在一起的漂浮的“冰封大陆”,人们称它为北极洲。
当时北极洲的气候是“超大陆性的”,这里经常形成“持续不断的”强大反气旋以及它所特有的无云天气,致使冬天十分寒冷。那时的猛犸象、麝牛、北极耗牛、北美野牛身上都披着一层厚而密的长毛,甚至能拖到地面。为了维持生命,它们身上降起的部位积存有大量脂肪。它们的食物便是那些未被冰雪覆盖的干草,当时干草到处都有,因为冰原上覆盖着一层土壤。可是这些土壤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在冰河时期不光有冰川和冻土,当时整个欧亚大陆北部是一望无际的干旱草原。在欧洲,西伯利亚和北美洲这一片干旱的冰土草原上刮着旋风,尘土飞扬,有时尘土被风卷得象一根柱子那样立在地上。当然,这些尘土都是由大气上层,带到北极地区并降落在某个地方逗留片刻,后来才渐渐形成日益增厚的黄土层,这些黄土层把整个冰原覆盖在下面。
到了夏天,北极的太阳在无云的天空上昼夜照射,温度明显上升,尤其是深色土的表层。这就为草的繁茂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在不厚的土壤下面便是冰层,受到热而稍稍融化的冰可以为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
大约在一万年前,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猛犸象无法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最终灭亡。被消灭的还有北极野牛、马、北极高鼻羚羊、北极耗牛、亚洲麝牛、长毛犀牛和许多其他动物。
随着气温的上升,冰原解冻,在寒冷的北极“大陆”上绽开出一片北冰洋。受北冰洋的影
响,这一地区的气候变得潮湿,成为海洋性气候。原来的广阔草原成了一片沼泽冻土和森林冻土,较南面的地区长出了一片浓密的原始森林。猛犸象世界正是由于这一地貌的巨大变化才消失的。人类由于失去了捕猎对象,才不得不去创立所谓的新石器时代的新文化,转向那些变得稀少的野生动物和植物。猛犸象世界的灭亡和北极洲的消失,实际上促进了新文明的建立。
小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说明的内容。(2分)
小题2:运用设问是本文说明的一大特色,请谈谈这样写的好处。(2分)
小题3:请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说明“气候性陆地”。(3分)
小题4:根据文章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猛犸象能在北极上生存,后来又灭亡的原因。(4分)
你的体重,它们决定
林恩
①如果你曾经与肥胖斗争过,你应该很清楚这场战争的胜利取决于:节食、锻炼、遗传基因。道理很简单,你吃得越多,动得越少,就会越胖。在这个方程式上,个人的基因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第四个因素日益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尽管它们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你的肠内细菌。
②它们的学名是:肠道微生物群落。这群微小细菌以上千亿兆的数量居住在人类的肠道中,它们很大部分的成员是厌氧菌——可以在缺氧的情况下存活。
③这群微生物的作用之一就是调节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卡路里并存储脂肪,换言之,它们能够调节人的体重。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平衡与否,是决定人体肥胖或苗条的关键。因此,通过调节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可以改变人的体重。
④通过对老鼠的研究表明,体型肥大者和体型消瘦者的肠道内细菌种类和数量差异明显。肥胖老鼠体内的厚壁茵类群数量比拟杆菌要高得多。在体重正常的老鼠体内,情况则正好相反。人体内的茵群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其中90%都属于两大类菌群——厚壁类群和拟杆菌。厚壁菌类群能够导致肥胖,而拟杆菌能够分解人体本身无法消化的多糖如纤维素等,它们在向人体提供营养的同时也为自己和肠道中的其他细菌获得食物。
⑤人类的日常食谱是如何影响肠道菌类的数量和种类的?研究人员用不同种类的食谱喂养老鼠,其中一种是典型的西方食谱,食物中的脂肪和糖含量较高。“享用”西式大餐后的小老鼠们往往体重增加:其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多,而拟杆菌较少。而另一组喂食低脂低糖的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少,拟杆菌较多,这些小老鼠大多体重下降。
⑥目前还不能肯定肠道中菌群的变化和体重的变化两者之间谁为因谁为果,但是上述研究的发现能够帮助我们判断你的体质是否容易肥胖。实验表明,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可以改变肠道内细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更好地消化新食物从而改变体重。以小老鼠为例,把长期食用低脂的小老鼠食谱变成高脂的西式饮食,那么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这些小老鼠肠道内的厚壁菌数量会大幅增加。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厚壁菌对肠道吸收的影响往往被科研人员所忽视。
⑦这个发现有助于研究人员最终对茵类进行标示,从而撰写出影响身体肥瘦类型的肠道菌类食谱。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所摄取的卡路里进行检测或控制。
(摘自《青年丈摘》2010年第8期,有改动)
小题1:根据文意,下列关于导致人体肥胖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在遗传基因的影响下,吃得越多,动得越少,人就容易肥胖。 |
B.肠道微生物的种类趋于平衡状态时,人就容易肥胖。 |
C.人体内的厚壁菌类群数量比拟杆菌高得多时,人就容易肥胖。 |
D.食物中的脂肪和糖含量较高,若长时间食用,人就容易肥胖。 |
A.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调节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改变人的体重。 |
B.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作用就是调节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卡路里并存储脂肪。 |
C.实验表明,体重增加的小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少,而拟杆菌较多。体重下降的小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多,而拟杆菌较少。 |
D.研究结果已经能够肯定肠道中菌群的变化和体重的变化两者谁为因谁为果。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纳 米 卫 星
纳米的概念,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95年首先提出的。科学家们把卫星按重量分为好多类,1000千克以上的为大型卫星,100千克一500千克的为小型卫星,10千克~100千克的为微型卫星,10千克以下的为纳米卫星。纳米卫星体积很小,仅仅比麻雀略大一点。
首先,纳米卫星的研制成本低。目前,平均每l千克卫星的研制费用为8万~10万美元;每千克卫星的发射费用为2万一4万美元。研制发射一颗质量为1000千克的卫星,其费用至少需要l亿美元,而一颗纳米卫星的造价不互’门00万美元。其次,纳米卫星的研制周期短。目前,研制一颗大型卫星的周期为10年左右,而一颗纳米卫星的研制仅仅需要两三年即可,这样更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第三,纳米卫星不仅仅节约了发射、回收成本,而且还节约了轨道空间。第四,纳米卫星可以发挥群体优势。科学家正在设计由小卫星组成的星座, 其功能使不少的大卫星甘拜下风。发展高频段的、 高速宽带的低高轨道星座系统,构筑太空信息高速公路,将成为21世纪的热点。因为它比光纤通信成本低、建造容易,是信息时代的主力军。若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等间隔地布置648颗功能不同的纳米卫星,就可以保证对地球上任何一点进行全天候、全天时的监视。
纳米卫星突破了传统的“一星多用,长久工作”的设计思想,不追求全面、综合、完美,而主张简化设计,采用成熟技术和模块化、标准化的硬件,所以,它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将广泛用于通信、遥感、天文等许多方面。这样就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介入纳米卫星的研制领域,从而扩大了卫星研制和应用范围。纳米卫星将成为未来卫星发展的主要趋势,而且,它的研制会给空间技术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小题1:概括回答纳米卫星具有哪些优势?(2分)
(1) (2)
(3) (4)
小题2:比较文中划线句和下面的改句,你认为哪个句子好,谈谈理由。(2分)
原句:而一颗纳米卫星的研制仅仅需要两三年即可
改句:而一颗纳米卫星的研制需要两三年即可。
小题3: 文中多处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任选一例,说说运用这种方法的作用。 (3分)
例子:
作用:
小题4: 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小题5:现代社会已离不开人造卫星,请列举人造卫星应用于生活的两个例子。
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
①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今年毒豆芽、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食品添加剂问题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②食品添加剂是添加到食品中的天然物质或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那么,为什么要在食品里加添加剂呢?因为它能让食品保存更长时间,口感更好,或制作起来更方便,成本更低。食品添加剂的运用非常广泛,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禁止使用。全球有2.5万多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直接加到食品中的约有4000种,在日常饮食和生活中一个人每天要摄入几十种食品添加剂。
③这么多的食品添加剂侵入人体会有什么危害呢?
④拿包子与馒头里含有的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酞来说,过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酞会使面粉中的营养物质受到破坏,产生苯甲酸,大量食用含有苯甲酸的食品,会损害肝脏功能。奶茶、汽水和果汁这些饮料都是食品添加剂常常光顾的地方,在这些饮料的制作中,惯于使用苯甲酸钠来防腐,苯甲酸钠与饮料中的维生素C添加剂结合时,会产生致癌物——苯,对人体造成危害。在饮料中还使用塑化剂,让饮料看起来有云雾感,看着让人觉得味道更为可口。但凡使用塑化剂的饮品都会对男性生殖系统造成危害,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此外,为保持色泽往往还会加入着色剂。这一系列的食品添加剂在馒头、果脯、果汁饮料等制作中都有使用。医学界普遍认为,过多食用含着色剂等化学物质的食品会影响儿童神经系统的冲动信号传导,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等症状。
⑤其实,我们摄入的每种食品几乎都含有有害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已深入我们的生活,完全无视它已不大可能,而纯粹地敌视它也欠妥当。我们应该呼吁管理部门时刻关注食品安全,及时更新食品添加剂标准,推广、鼓励使用无害或低毒的添加剂品种,对于非法添加、过量添加的行为大力打击。因为关注食品安全就是关注生命,就是拯救我们自己!
小题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食品添加剂过量使用的主要原因和危害。 |
B.本文第②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列数字。 |
C.本文采用逻辑顺序,层析清晰,结构完整。 |
D.可以适量使用塑化剂,它能让饮料更浓郁,有云雾感,更可口 |
其实,我们摄入的每种食品几乎都含有有害的食品添加剂。
最新试题
- 1阅读上题材料,可知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共适时改变政策,正确处理与国民党的关
- 2西方学者约翰·尤·内夫曾说:“我们发觉……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
- 3It was _____ she was injured in the accident _____ she didn"
- 4以下是有关合金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混合物B.合金的硬度
- 5..(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正方体中,、分别为棱、的中点.(1)求证:∥平面;(2)求证:平面⊥平面;(3)如果,一
- 6我国某环境研究所想选择一个自然区域调查研究,下列地区应选[ ]A.福建省B.鄱阳湖平原C.辽中南工业区D.深圳经
- 7月色的朦胧、娇美曾引发历代文人雅士的无限遐想,“嫦娥奔月”便演绎了一则美妙的神话。从哲学上看,“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A.
-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中学生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犯点小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要认识错
- 9Pollutants coming from automobile operation have begun to ca
- 10好梦何必成真周国平 ①好梦成真——这是现在流行的一句祝词,人们以此互相慷慨地表达友善之意。每当听见这话,我就
热门考点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B.重结晶时,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小C.
- 2若直线a,b与直线l所成的角相等,则a,b的位置关系是[ ]A、异面 B、平行 C、相交 D、相交、平行、异面均
- 3某商品进货单价为40元,若销售价为50元,可卖出50个,如果销售单价每涨1元,销售量就减少1个,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则此商
- 4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氢氧化钙溶液处理废水中的残余硫酸 B、用熟石灰
- 5September is an exciting month in every college freshman’s l
- 6如图表示气流通过机翼上下表面时的情况,比较机翼上下a、b两点的流速和压强( )A.a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B.a点的空
-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说他们是莫逆之交,其实他们的感情一向就很好。B.运动会上,他借来的那一身运动
- 8.设,若的最小值为( )A. 8B. 4C.1D.
- 9有人说洪秀全和曾国藩的斗争是“耶稣与孔子的斗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B.洪秀全拜上帝教,曾国藩中体西
- 10学校组织学生打预防针时,医生用酒精棉在同学手臂要注射的部位擦拭消毒,这时被擦的部位会有 ______的感觉,这是因为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