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10分)【甲】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
【甲】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乙】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不若人有其宝。”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2分)
1四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 2至夜怀金十斤以震。(    )
3以示玉人,以为宝也(           )    4当郡(           )
小题2:【甲】【乙】两段选文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点?(2分)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3分)
1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小题4:杨震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请结合现实生活,有理有据地简要说说你希望父辈留下什么?(3分)(字数50左右)
答案

小题1:(2分)1 晋升或调动官职   2送给  3把……当作    4 到(每个解释0.5分)
小题2:(2分)【甲】【乙】两个形象都清正廉洁。(“清正”1分,“廉洁”1分)
小题3:(3分) 
1、(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
2、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
小题4: (3分)略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要读通全句,感知全句的意思,这四个字不陌生,只要联系教材内容就容易理解,“迁”与教材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迁”意思相同。“以遗震”的“遗”,与“核舟记”中“尝贻(yí)余核舟一”的“贻”意思相同,“以为宝也”与《黔之驴》中“以为神”的“以”意思相同,“当之郡”中“之”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之”意思相同。
小题2:从文章内容,所写事例加以分析领会。
小题3:
1、疏通句意,意思对即可,要翻译出重点词 “以”、“遗”、“之”、“厚”1分;句子通顺、语义语气正确1分。
2、疏通句意,意思对即可,要翻译出重点词“或”、“诸”0.5分;句子通顺、语义语气正确0.5分。
小题4:此题是开放性题,要结合语境,联系现实,内容健康,言之有据,体现积极向上精神。
核心考点
试题【(10分)【甲】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共9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2分)
(1)欲其林 穷:                   (2)便还家 要:                
(3)处处之 志:                    (4)欣然往 规: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武陵人捕鱼业此人一一具言所闻
B.问所从来,具答有良田美池桑竹
C.中往来种作太守即遣人随
D.便扶路寻所志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2分)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小题4:阅读思考,简要回答:
(1)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在文中也有暗示,请找出相应的一两处语句。(1分)
                                                                              
(2)文章第二段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共4分)
万历末,詹懋举为颍州守①,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②,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③,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选自清朝王士祯《池北偶记》)
『注』① 守:镇守,做……知州。颖州,在今安徽阜阳一带。② 一过:一遍 。③ 囊琴:用袋子装着琴。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若议其善者否:差,不好B.工即前曲一过鼓:弹奏
C.曾见一老人,贸入城薪:薪金D.受工之而已直:同“值”,价钱
小题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翻译成现代汉语。(1分)
                                                                                  
小题3:试概括詹懋举的性格特点或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一)
赵洞门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望尘者接踵于道。及罢归,出国门,送者才三数人。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时独吴菌次落落然,不以欣戚改观也。赵每目送之,顾谓子友沂曰:“他日吾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未几,友沂早逝,赵亦以痛子,殁于客邸。两孙孤立,菌次哀振之,抚其幼者如子,字以爱女。一时感叹赵为知人。
(二)
子桑户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而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收也。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注】①辐辏:原指车轮的辐条集中于毂上。此处形容如同车辐一样聚集到中心上。②欣戚:这里指富贵或失势。③字:嫁。④子桑户:姓桑户名,隐士。⑤假:国名。与:通“欤”,相当于“吗”。⑥林回:人名。假国的逃民。⑦赤子:初生的婴儿。⑧布:古代钱币,下文的“布”应是值钱的意思。⑨醴:甜酒。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菌次哀之(通“赈”,救济)B.谓子友沂曰(回头看)
C.负赤子而(逃跑)D.彼无以合者(过去的)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4分)
A.望尘者接踵道皆以美徐公
B.一时感叹赵知人谓信然
C.君子交淡若水予尝求古仁人
D.小人甘绝先帝不臣卑鄙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时独吴菌次落落然,不以欣戚改观。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小题4:结合文意,说说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鹿亦有智
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
〔注〕 ①博山:古地名。②伐薪:砍柴。③仔:同“崽”。④秋祭:官府在秋季举行的祭天地的仪式。⑤固:坚持。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其家外皆山(        ) ②时秋祭(      ) 
③李氏不(      )       ④ 鹿长(      )
小题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是夜鹿去,遂不归                                                            
小题3:题目“鹿亦有智”中的“智”具体体现在哪里?请用文中原句回答。(写两点)(4分) 
                                                                             
                                                                          
小题4:这则小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思考?(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恙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尉。陈胜佐之,并***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吴广爱人(        )        (2)广故言欲亡(        )
(3)王侯将相有种乎(        )  (4)从民也(        )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士卒多用者吴广都尉
B.广起,夺***尉为坛
C.陈胜佐,并***两尉辍耕垄上,怅恨久之
D.吴广为然徒有先生也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句子: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这段文字中最能凸显陈胜、吴广智谋的两个字是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