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题目。(12分)《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题目。(12分)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隆中对》(节选)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         )    将军宜枉驾之(         )
小题2:甲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_            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3: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2分)
小题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________                ________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小题5: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2分)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一对指的是                   
答案

小题1:卑鄙:低微鄙陋  顾:拜访  
小题2:效忠刘氏父子的一片赤胆忠心。
小题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小题4:(1)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地,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自己,不想在诸侯中扬名做官。 (2)(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都不认同他。
小题5:《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比如本题中“卑鄙”是古今异义字词,要注意辨析。
小题2:
试题分析:分析此句的内容,这是诸葛亮叙述自己跟随先帝征战的经历,表达自己一片忠心。
小题3:
试题分析:阅读两文,了解内容,找到相关信息点,围绕“三顾茅庐”来概括。
小题4: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躬”“苟”“闻达”“比”“许”,翻译后疏通语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5:
试题分析:根据对联中的关键信息“表”“对”写出与诸葛亮有关的文章篇名。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题目。(12分)《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岂直五百里哉 (    )       (2)长跪而谢之 (   )
(3)秦王色挠      (    )       (4)休祲降于天 (    )
小题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 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2分)
小题4: 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 (2分)
小题5: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在和秦王较量的第一回合,唐雎重申安陵君的“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断然拒绝秦王的“易地”。第二回合,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        A     ”,列举了专诸刺王僚、    B     C  三个“士”的事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随即,以“     D    ”的实际行动,震慑秦王,不辱使命。(4分)
小题6: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 “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请列举一位,并用一两句话概述他的主要外交事迹。(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题目.(共12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 曾不能毁山之一    毛:  
⑵ 河曲智叟以应   亡:  
⑶ 惧其不也    已:
⑷ 无陇断焉  陇断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  甚矣,汝之不惠!
⑵ 何苦而不平?
小题3: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    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也。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及长,欲远游学,安丘孙崧,崧以书相分。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原心以为求师启学,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书何为哉?乃藏书于家而行。
(节选自《三国志》)
小题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B.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
C.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D.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哀:____________   诣:_____________
小题3: 说说“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这句话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用自己的话说说邴原经过书舍为何痛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邴原将孙崧的推荐信藏于家中,孤身前往寻师求学,你如何看待他这一行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陈涉世家
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会天大雨,道不通,已失期(           )
项燕为楚将,有功,(        )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中,意思与课文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今或闻无罪,二世***B.辍耕垄上C.固以怪D.然足下卜鬼乎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苟富贵,无相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选文第2段文字中可以分析出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原因,选出正确的一项(   )(2分)
A.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天下苦秦久矣。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D.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项燕为楚将,……楚人怜之。
小题5:从选文第1段的记述中可以看出陈涉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陈涉世家(节选)(17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亦死 (        )    扶苏以谏故(        )
闻无罪(        )   楚人之(        )
小题2: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项是(     )(3分)
A.时人莫之许也B.恢弘志士之气C.辍耕之垄上D.天子之怒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4:为了“威众”,陈胜、吴广做了哪两件事情?(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