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9分,每小题3分)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9分,每小题3分)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其也。旨:滋味
B.知困然后能自:勉强
C.虽有至道至道:最好的道理
D.学半:学习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有佳肴
有至道
B.不知其
择其者而从之
C.此之谓乎
回也不改
D.故学然后知不足
对子骂父,则无礼
小题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节选自《礼记》中的《学记》,《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B.本文由日常饮食开篇讲到如何治学,富有生活气息,方便读者理解。
C.本文的中心句是“教学相长”。
D.引用《兑命》中的“学学半。”是为了告诉读者不认真读书老师教的知识你只能获得一半。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 D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A项中的“旨”字解释为:味美。B相中的“强”解释为:发奋努力。D项中的“学”解释为:教人。
小题2:
试题分析:B项中的“善”字分别解释为:善良;优点。C项中的“其”字分别解释为:语气副词,表示推测,“大概;代词他的。D项中的“是”字分别解释为:所以;判断词是。
小题3:
试题分析:“学学半”是教学相长之意。并不是“是为了告诉读者不认真读书老师教的知识你只能获得一半。”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9分,每小题3分)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①》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②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③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④,常行而不休者,故⑤难及也?”
【注释】①选自《晏子春秋•内杂下》。②夫子:先生,对尊长的敬称。③常:一定。④置:弃置,放弃。⑤故:通“胡”,何,什么
小题1:推敲并解释下列句中“及”字的意义。(4分)
①故难              ②自古今,未尝闻也      
③秦王大喜,传璧示美人左右        ④不汪伦送我情       
小题2:翻译句子。 (4分) 
1.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2.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 
小题3:晏子认为怎样才能容易的达到目的?(请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2分)
小题4:这则小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关于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蜡烛》——西蒙诺夫——苏联
B.《被压扁的沙子》——阿西莫夫——美国
C.《爱莲说》——刘禹锡——宋代
D.《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4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
(1)尊君在(     )     (2)太丘去(     )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分)
(1) 陈太丘与友(    )  (2) 元方入门不 (    )
⑶ 相而去  (    )      ⑷下车之    (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小题4:《陈太丘与友期》这个小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2分)
小题5:“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他这样做你认为过分吗?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寓言故事《鹦鹉灭火》,完成下面各题。(14 分)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皆相爱。鹦鹉自念,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注】①集:栖息。②相:副词,表动作的对象偏指一方,可译为“它”或“他”,文中指代鹦鹉。③侨居:寄居,寄住。④嘉:赞许,夸奖。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 然非吾久居之地,遂            ② 鹦鹉见     
入水沾羽                      ④ 然吾尝侨居
小题2: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
A.至之市(《郑人买履》)B.方为秋田之害(《以虫治虫》)
C.鞭数十,驱之别院(《幼时记趣》)D.久之,目似瞑(《狼》)
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虽知 区 区 水 滴 不 能 救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皆相爱。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小题5:结合鹦鹉勇敢沾羽灭火的举动,谈谈你对“义”的理解。(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古文《鲁人曹沫①》,完成下面各题。(14 分)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②。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③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④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⑤,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释:①这里所选的是《史记》中《刺客列传》的第一部分。②好力:喜欢勇士。力,有力之士。③遂邑:今山东宁阳县。④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⑤快:快意。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①乃献遂邑之地以(       )  ②桓公与庄公盟于坛上(       )
③曹沫三战所地(       )     ④齐桓公与鲁会于柯而盟(       )
小题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不如与之
A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至之市
C 吾欲辱之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曹 沫 执 匕 首 劫 齐 桓 公
小题4:翻译句子。(4分)
①子将何欲?
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小题5:读了此文后,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有了怎样的认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