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题目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
                                                                                         
答案
1.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意思相近即可)
2.示例:(1)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2)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3)运用了大量的名词。即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异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主要考察你对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观书有感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诗中前两句是怎样具体描绘“半亩方塘”的清澈明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通过写水的清澈, 诗人想说明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_____________”起,到“__________”终。以“_________________”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此诗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末句“莺啼”二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西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1)(2)两题。江  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晚云含雨却低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江上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后两句来看,本诗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蕴涵了怎样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赏析。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1]
苏 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2]。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3]。萦损柔肠[4],困酣娇眼[5],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6]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7]。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8]。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押韵以及韵脚次序与章质夫的《水龙吟》相同。    
B.这首词借杨花自开自罗的寂寞抒写了感时伤春的幽怨之情。    
C.这首词借歌咏杨花,抒写了思妇难以耐受的别绪离愁。    
D.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借写杨花抒写作者豪迈的情怀。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暮春之际杨花“抛家傍路”,花无人惜即喻人无人惜,暗示有情人天各一方的事实,情思幽怨缠绵而又空灵蕴藉。   
B.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柳絮离开树枝落在路旁,看上去仿佛无情,其实有着深厚情意与愁思。无情有思,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苏轼也用其意,说杨花虽然飘离枝头,看似无情,实则也有愁思。   
C. “春色”三句,想象奇妙,手法夸诞,巧妙的用三个数字传达出作者的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无所归宿与词人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   
D.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明写柳絮飘飞时起起落落、进退回旋的状态,暗写思妇在梦中追寻夫君,却又被黄莺的鸣叫声惊醒。用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意。    
E.“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困酣娇眼,愁思扰人,令人慵懒得不愿睁眼。此句说,因柳絮而想到细长的柳叶仿佛思妇娇眼。此处用拟人手法,把初生的柳叶比喻成美人娇眼。
题型:山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