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雁门太守行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的_                                                          _____________ 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2分)
小题2:最后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小题1: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或交战双方力量悬殊)
小题2: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诗歌赏析诗词中重要语词的作用:从修辞、用法、活用、表现手法等入手,然后谈谈在文中的含义,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小题2:
试题分析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雁门太守行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主要考察你对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古诗文默写。(共8分)
(1)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2)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
(3)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是, 
(4)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  
  
(5)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思乡念亲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问题(共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小题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比喻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小题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的含义(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9分)
(1)                    ,出则无敌国外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誓死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以景物描写来暗示前途坎坷的诗句是         ,         
(4)《别云间》中表达诗人致死不渝的战斗豪情的诗句是        ,            
(5)、蒹葭苍苍,白露未晞。     ,        。(《蒹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蒹葭》,回答问题。(5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小题1:判下面各句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2分) 
(1)“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   ) 
(2)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   )                                                           
小题2: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8分)
(l)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生命的意义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里,生命的意义在龚自珍                                            ”(《己亥杂诗》)的奉献里,生命的意义在辛弃疾                                            ”(《破阵子》)的理想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