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 >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6分)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小题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你用一句话作简要概括。(2分)
小题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案

小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2分)
小题2: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1分)。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1分),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该词从“陌上柔桑破嫩芽”“细草鸣黄犊”可以看出,桑树破芽正是初春时节,春意正浓。
小题2:
试题分析:从城中和田野,可以看出是对比手法,表达作者更爱田园生活,不愿做城中的官人。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6分)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主要考察你对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 4分)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小题1:这首诗首句运用了叠词“苍苍” “切切”,好在哪里?(2分)
小题2: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采桑子 彭浪矶
朱敦儒(北宋)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小题1:请用“//”给下片断句(2分)
碧 山 对 晚 汀 洲 冷 枫 叶 芦 根 日 落 波 平 愁 损 辞 乡 去 国 人
小题2:试析词人因何而“愁”?
小题3:本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必做题:请将下面两首诗补充完整。(4分)
登岳阳楼(陈与义)                     雁门太守行(李贺)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选做题:请任意选取6道小题作答,多做不多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阅所答的前6道小题。(6分)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②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                           ”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地对待人生。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    (杜牧《泊秦淮》)
④《春望》中诗人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的诗句是: “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⑦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绘洞庭湖雄伟壮观景象的名句是:                                       
⑧假如我是一只鸟,                                    。(艾青《我爱这土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默写(9分)
(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2)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4)盈盈一水间,               。(《古诗十九首》)
(5)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_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7)四面湖山归眼底,                   。(湖南岳阳楼对联)
(8)古人在读书时很注重学与思的相结合。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曾教导弟子说:“_____,____。”对于我们21世纪的学生来说,难道不应该如此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