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 > 阅读下面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小题1:对本诗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中的“酬”字,点出了刘禹锡对白居易在扬州热情招待的感谢之意。
B.首联点出诗人被贬谪之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音讯隔绝时间之长的怅惘之情。
C.颔联“闻笛赋”“烂柯人”巧用典故,写出了诗人悲悼旧友、物是人非的感慨。
D.尾联写出了诗人借酒销愁、伤感消沉的情绪和对被贬二十三年的愤懑之情。
小题2:请从写法或内容角度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进行赏析。
答案

小题1:C
小题2:从内容或写法上作出分析均可。
示例:①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通过描绘“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皆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达观。②“沉舟”“病树”二词描写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并被赋予新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因为这首诗是课内的,因此学生们学的应该比较扎实,错误很快就能选出来。A项“酬”是对赠诗以诗酬答之意;B项“弃置身”是“被弃用”之意;D项明显不对,全诗表达了一种乐观旷达、振奋坚忍的精神。
小题2:
试题分析:这道题给了赏析角度,所以考生就节省了不少的时间来组织语言答题。并且这个句子作为课内重点掌握的名句,学生应该是掌握的很娴熟。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主要考察你对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名句及文学文化常识填空。(10分)
(1)            ,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4)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5)            ,燕然未勒归无计。(作者       《 渔家傲 》)
(6)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和“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8)“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面对西沉的落日,***人墨客们往往都会感慨“时间去哪儿了?”北宋词人晏殊《浣溪沙》中“                 ?”一句,就问出了他对时光易逝的怅惘,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乌夜啼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②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
小题1: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3分)
小题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请结合这首词说说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慨?(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诗句不是杜甫所作的是(    )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B.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C.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D.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诗歌的体裁不全是律诗的一组是(    )
A.张九龄《望月怀远》、崔颢《黄鹤楼》、李白《峨眉山月歌》、杜甫《登高》
B.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张九龄《望月怀远》、孟浩然《过故人庄》、崔颢《黄鹤楼》
C.孟浩然《过故人庄》、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杜甫《春夜喜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D.崔颢《黄鹤楼》、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登高》、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5分)
逢 入 京 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小题1:本诗的体裁         。(1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小题3:请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诗中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