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这是因为______.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______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个实验说明了在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______热量. |
烧瓶中水沸腾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进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有冷水的容器B中,试管A的温度也比较低,通入试管A中的水蒸气受冷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试管壁上;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冷水吸收热量后温度会升高,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会升高. 故答案为:试管壁有小水珠产生;水蒸气液化液化;升高;放出. |
核心考点
试题【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这是因为______.同时】;主要考察你对
物理学史等知识点的理解。
[详细]
举一反三
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比较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而设计的,其中与方案B对应的是表______. 表一
材料 | 毛衣 | 报纸 | 棉花 | 泡沫 | 响度 | 弱 | 响 | 最弱 | 较弱 |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收音机、机械闹钟、鞋盒. (1)本实验中适合声源的是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他设想了三种实验比较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C、将泡沫小球放在鞋盒上,比较小球弹起的距离. (3)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三种实验方案设计的,其中与方案C相对应的是______.
材料 | 响度 | 毛衣 | 较响 | 报纸 | 响 | 棉花 | 较响 | 泡沫 | 弱 | 请你利用身边常见的器材,制定实验方案验证“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要求写出所用器材,实验方法以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阅读题: 小明根据生活经验,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物质的粘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他认为可能与温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蜂蜜分装人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蜂蜜 | 在冰箱中 | 在室内 | 经微波炉加热 | 温度 | 较低 | 一般 | 较高 | 流淌时间 | 较长 | 一般 | 较短 | 初中课外实践课上,小明做了个小实验,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其成像的原理是______; (2)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______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3)小明想研究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此他利用自己的器材反复进行观察、试验,如图18由此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①与物体的大小有关;②与小孔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接着,小明利用下图中的器材进行了实验,其中A是不透明的挡板,中央开有透光的缝隙.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挡板缝隙长/cm | 实验次数 | 挡板与小孔间距/cm | 像的大小/cm | 6 | 1 | 5 | 6 | 2 | 10 | 3 | 3 | 15 | 2 | 9 | 4 | 5 | 9 | 5 | 10 | 4.5 | 6 | 15 | 3 | 12 | 7 | 5 | 12 | 8 | 10 | 6 | 9 | 15 | 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