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北京模拟题难度:来源:
答案
核心考点
举一反三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______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_________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 ]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若固定蜡烛和光屏不动,向________(选填“右”或“左”)移动凸透镜到另一位置,还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所成的像是_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1)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____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cm。
(2)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主光轴。
(3)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高速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_移动。
最新试题
- 1自然界中的物质,如水、草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不会被破坏。[ ]
- 2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读音相同的选项。
- 3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1—3题。 1、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①纬度低
- 4读“我国局部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5分)(1)写出图中铁路线的名称:①__________铁路,②_____
- 5材料一:截止2002年,每10万人口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我国仅为454人,而日本为4909人,美国为3676人,俄罗
- 6有三个力,F1="2" N,F2="5" N,F3="8" N,则…( )A.F2和F3的合力大小可能与F1大小相等
- 7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亚里士多德D.法拉第
- 8如图,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2=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2)真的猛士,敢于_____
- 10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毫不相***。 ( )
热门考点
- 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它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甲烷B.可利用降低海水温度的方法获得大量氯化钠晶体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 3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力可以离开施力物体
- 4写作 生活中,我们曾经亲历或听说过很多“错过”。错过一节精彩的课堂,错过一次难忘的比赛,错过一次与家人或同学难得的团
- 5阅读下面的三首词,完成小题。满江红①柳 永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
- 6某饮用商品的标签上的的硒、锶、锌、钠等是指[ ]A.原子B.分子C.单质D.元素
- 7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共十四大什么内容直接相关 [ ]A.开始农业、手工
- 8“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
- 9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O气体CO2通过足量氢氧化
- 10(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其中是自然对数的底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