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物理试题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下列均为教材中探究声音的事例,其中探究的问题与其它三个目的不同的是:[     ]A.甲实验是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敲击其中的一个,然后再把橡皮锤压在此音叉上,观...
题目
题型:0108 期中题难度:来源:
下列均为教材中探究声音的事例,其中探究的问题与其它三个目的不同的是:
[     ]
A.甲实验是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敲击其中的一个,然后再把橡皮锤压在此音叉上,观察另一个音叉
B.乙实验是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杯中注入适量的水,敲击其中一个,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观察另一个杯子
C.丙是据记载,唐朝在洛阳有一和尚,喜得一磬。不料该磬总是发生钟鸣磬响的怪事
D.丁实验是按图放置两个纸筒、平面镜、手表,调整两个纸筒的夹角,直到能通过纸筒这端听到手表发出的声音
答案
D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均为教材中探究声音的事例,其中探究的问题与其它三个目的不同的是:[     ]A.甲实验是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敲击其中的一个,然后再把橡皮锤压在此音叉上,观】;主要考察你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着的物体:
(1)手臂以每秒2次上下挥动(2)蝙蝠的嘴发出频率为1×105 Hz的声音(3)被小锤敲击的频率为256 Hz的音叉。关于以上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2)(3)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B.(3)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1)(2)不是声源,人耳听不见它们发出的声音
C.(1)(2)(3)都是声源,人耳只能听到(3)发出的声音
D.(1)(2)(3)都不是声源,人耳都听不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题型:0117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物理之美,无处不在。唐代诗人张继写的著名七绝诗《枫桥夜泊》中前两句是:“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通过读这首诗,联系我们学过的些物理概念、现象和规律,请完成以下空格:“乌啼”是指乌鸦的发声器官         时产生啼声,靠          传播到四方。
题型:0117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泡沫塑料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如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
                                                          甲                                                      乙
题型:0117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用手拨动琴弦,能听到悦耳的声音,此时作为声源的物体是: [     ]
A.手指
B.琴弦
C.空气
D.弦柱
题型:湖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侦察兵为及早发现敌军骑兵的活动,常把耳朵帖在地面上听,就能判断附近是否有敌人的骑兵,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
A.马蹄贴在地上,使土地振动发出声音;
B.声音可以由土地传播;
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大;
D.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入人耳。
题型:湖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