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湖北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一、提出猜想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验证猜想
赵小刚为了验证自己的第一种猜想,于是将整个电路断开,仔细检查所有的接头处,并对其进行加固,用绝缘胶布将其包好.检查完毕后,重新接上电源,但电灯“忽明忽暗”的现象仍然没有得以解决.于是他否定了第一种猜想.
赵小刚为了验证他的第二种猜想,找到物理老师,从实验室里借来了实验仪器,想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他首先模仿家庭电路中的走线情况,连接了一个最简单的电路以便实验.(如图1)
(3)请你帮他还没完成的电路连接完整;
(4)闭合开关,他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边滑动,电压表示数逐渐变________,小灯泡慢慢变亮.接着又反方向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逐渐变________,小灯泡又逐渐变暗.赵小刚说:“电灯忽明忽暗是由于________造成的”,由此,对其第二个猜想得以验证.
(5)赵小刚看到小灯泡上标有“3.8V,1.15W”的字迹.于是,赵小刚在电路中加接了一只电流表继续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格中有一空未完成,请依据图2将其读数填入相应空格内.
答案
(2)电灯忽明忽暗可能是由于电路电压不稳而造成的.
(5)他将三次实验数据分别求出其功率后,求其平均值,这是绝对错误的.因为额定功率是指灯泡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所以只能是当电压表示数为3.8V时,所计算出的功率才是其额定功率;
爷爷的说法不对.因为烧开一壶水的用电量就是消耗的电能,电压低了,是电功率减小了;但这样所耗时间就增长了,其消耗的总电能没有减少。
核心考点
试题【农网改造期间,赵小刚同学家里电灯老是忽明忽暗,冰箱的稳压器的指针也大幅度的偏转,还发出“嗒嗒”的响声.正置进入电学部分学习的赵小刚同学想对此现象探究个究竟,于是】;主要考察你对安全用电原则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B.不能用铁丝或铜丝代替保险丝
C.保险丝熔断一定是电路中某处发生了短路
D.把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上地线,可以防止触电
B.淋浴用热水的温度约为80℃
C.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D.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50cm
最新试题
- 1蛔虫和猪肉绦虫都营寄生生活,因此他们的形态结构相同。 [ ]
- 2He often borrows some money _____ his classmates to buy CDs.
- 3完形填空。 Hello, I am Tom. I a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It"
- 4I"m afraid I don"t like cheese, because it tastes too ______
- 5You should not eat _______ meat. It can make you fatter.A.to
- 6已知复数,则的虚部是( )A.1B.C.D.
- 7直线l:x-2y+2=0过椭圆左焦点F1和一个顶点B,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A. B. C.
- 8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看起来
- 9已知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的直线交该抛物线于A、B两点,|AF|=2,则|BF|= .
- 10如图,甲、乙、丙、丁是镜头焦距不同的四架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是相同的.分别用它们在同一地点拍摄同一景物.我们可以判定
热门考点
- 1人们获得知识,既要努力读书,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获得知识的根本途径是参加社会实践②人们
- 2据《河北青年报》报道:中国 1%的家庭掌握了41.4%的财富,中国财富集中度远超过美国,成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 3电子钟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实际时间是( )A.21:10B.10:21C.10:51D.12:01
- 4下列各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默契”的形成与发展是谅解.定势.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②同时,因为有心
- 5影响印度的季风主要是[ ]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
- 6下列各组物质,只用水作溶剂,就能鉴别的是( )A.CCl4、C6H14、CH3CHO三种液体B.MnO2、CuO、Fe
- 7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其中5个小题作答,多选则按前五句评分,每小题1分)(5分)小题1:木欣欣以向荣,
- 8—Will it take me long to get to the Sunshine Hotel?—No, it _
- 9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A.加入紫色石蕊试液B.闻气体的气味 C.加入澄清石灰水D.将燃着的木条
- 10"Thanks" in everyday Engli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