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面的例子中,属于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是( )
A.流星与空气摩擦生热、发光 |
B.用火炉加热壶中的水 |
C.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变热 |
D.气体膨胀做功,把管口的软木塞推出 |
答案
A、流星与空气摩擦时,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温度急剧升高而发光,因此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B、用火炉加热壶中的水,水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是内能的转移;
C、两手相互摩擦时,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手的温度升高,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气体膨胀将木塞推出时,气体对木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小,转化为木塞运动时的机械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选 D.
B、用火炉加热壶中的水,水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是内能的转移;
C、两手相互摩擦时,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手的温度升高,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气体膨胀将木塞推出时,气体对木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小,转化为木塞运动时的机械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选 D.
核心考点
试题【下面的例子中,属于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是( )A.流星与空气摩擦生热、发光B.用火炉加热壶中的水C.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变热D.气体膨胀做功,把管口的软木】;主要考察你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水电站工作时,主要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______能;发电机是根据法拉第发现的______现象制成的;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可以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得到补充,请你再举出一例可再生能源:______.
在上海世博会上有个体验项目,游客可在发电地板上踏上几脚,也可蹦跳几次,就能点亮周围发光二极管灯泡,这个过程是发电地板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热机是把 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电动机是把 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下列家用电器中,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是( )
A.电饭锅 | B.电风扇 | C.微波炉 | D.电视机 |
在森林防火灭火中,用直升机洒水.飞机加速时,吊着的水桶向后摆,这是由于水桶具有______.水从高处下落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能.
最新试题
-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嫠妇(lí) 谬误(miù)放浪形骸(hái)酾酒临江(lí)B.渔
- 2 广播电台通过________________将信息传播给千家万户.某收音机的面板上有“AM”,和“FM”两个波段(如图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除去二氧化硫中的少量三氧化硫可用98%的浓硫酸②盛溴的试剂瓶里加少量水以减少溴的挥发③钾、
-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
- 5已知X、Y、Z、W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
- 6选择最佳选项填空。 This is our classroom. It"s not big, but it"s
- 7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 He ______(study) at that school ten years ago.
- 8方程的两根的等比中项是( )A.B.C.D.
- 9下列有关《雷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禺创作的《雷雨》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全剧所有的情节都浓缩在二十四小时之内
- 10扩散现象说明了( )A.物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C.分子间存在着间隙D.分子在
热门考点
- 1已知an=∫n0(2x+1)dx,数列{1an}的前n项和为Sn,数列{bn}的通项公式为bn=n-8,则bnSn的最小
- 2某商场购进一批单价为16元的日用品,经试验发现,若按每件20元的价格销售时,每月能卖360件,若按每件25元的价格销售时
- 32010年2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发布,受到全社会高度关
- 4的平方根是[ ]A.3B.±3C.9D.±9
- 5书面表达。 假设你是Tony。你想给你的笔友Lana写一封信,告诉她你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和老师的评语以及你的想法,
- 6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记载,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皂,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植棉,当不止百万亩。这说明当时 [
- 7下列有关非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 8根据句意和首字母提示填空。1. His parents w________ shopping yesterday eve
- 9下列各种不同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1:4000000B.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30
- 10Directions: Comple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by using ONE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