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 | B. | C. | D. |
答案
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完全没入以前,深度越大,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不管深度怎样改变,浮力大小不变,故C图象正确.
故选A、C.
核心考点
试题【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已知物体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物体受到的浮】;主要考察你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 | B. | C. | D. |
A.在水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
B.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压强不相等 |
C.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
D.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相等 |
A.压强减小,浮力减小 | B.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
C.压强减小,浮力增大 | D.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
(1)如图甲用手按______(填图中测量工具的名称)的橡皮膜,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型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______;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中有高度差,通过______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①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③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
(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4)比较丙、丁实验可知,小明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的结论.小明是怎样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______.
(1)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模,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型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______.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那么应该通过下列哪种方法进行调节(______)
A.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
(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4)小强同学将乙与丁作比较,试图得出结论,你认为他违反了物理研究中的______方法.
最新试题
- 1若菱形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cm和8cm,则它的面积是( )。
- 2下面对《水浒》中三个人物的描述,对的打“√”,错的打“×”。①“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写的是
- 3 How does this weather make him ____?A.feelsB.feelC.feelingD
- 4设函数(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设函数=,求证:当时,有成立
- 5如图,处于平直轨道上的甲、乙两物体相距为s,同时、同向开始运动,甲以初速度v、加速度a1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乙作初速度为零
- 6—Why did you leave the water running in the sink? —My goodne
- 7计算:
- 8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示数为0.4A;再闭合开关S2,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
- 9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对北京奥运会前后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外国公众分别来自新加坡、英国和美国,设置
- 10无论是“拾荒阿婆”陈贤妹、徒手接住坠楼女童的吴菊萍,还是扶助摔倒老人虽被冤枉却依然无悔的大巴司机殷红彬,他们在危急关头出
热门考点
- 1计划修建铁路1200km,那么铺轨天数y(天)是每日铺轨量x的反比例函数吗?因为______,所以y是x的反比例函数.
- 2–What did the young man come to your company for? -- He want
- 3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45°,从斜面上方A点处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的弹性小球,在B点处和斜面碰撞,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方
- 4工人要将油桶搬运上汽车,常常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而且当高度一定时,采用长度不同的斜面,所用的推力也不同.小胡为了探究推力
- 5如图所示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这个几何体的名称是A.圆柱体B.三棱锥C.球体D.圆锥体
- 6用反证法证明.若a、b、c均为实数,且a=x2-2y+π2,b=y2-2z+π3,c=z2-2x+π6,求证:a、b、c
- 7如图是通过一个R=1Ω的电流i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该电流的有效值为2AB.该电流的有效值为1A
- 8用简便方法计算:(1)19×(﹣8);(2)(﹣5)×(﹣3)﹣(﹣6)×3+11×(﹣3).
- 9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B.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踱之徒也。 C.
- 10下面漫画表明[ ] ①该学生的父母未履行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子女的义务②该学生未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③该学生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