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汽车不能立即停止,因为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以上两段距离之和即为汽车的停车总距离.
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开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刹车后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阅读后回答:
(1)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在交通要道为什么对机动车辆的最大速度要限制?
(3)你认为在雨雪天制动距离将怎样变化?
答案
汽车速度越快,反应距离越长,制动距离越大,停车总距离越长.
答:(1)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速度.
(2)限速的目的是减小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停车总距离.
(3)雨雪天气,路面摩擦力小,所以导致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停车总距离均变长.
核心考点
试题【汽车刹车之后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汽车不能立即停止,因为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主要考察你对牛顿第一定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处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______;
(2)在分析现象时,一般人常注意的是:小车在毛巾上运动时所受的 ______大,所以运动距离短.而科学家们却注意到:小车在较平滑的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更远,并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物体将 ______.著名的 ______定律就是在这样.
A.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
B.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C.一般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D.一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一定不会处于静止状态 |
A.立即停下来 | B.慢慢停下来 |
C.做匀速直线运动 | D.改变运动方向 |
A.速度减小 |
B.按减小后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
C.仍按原来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
D.停止运动 |
最新试题
- 1多年来一直住在棚户区的低保户张某在2012年春节前领到一套保障性住房。喜迁新居之际,他用一副春联“门庭更新泽仁治,华屋添
- 2了解一个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否有提高适合采用______.
- 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合理的是:[ ]A.油、干木棒、陶瓷是绝缘体 B.铅笔芯、橡胶、铁是导体C.铁、冰、玻璃是晶
- 4解释下列加粗字: ①曾不知老之将至 ( )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 ③
-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着“中国首善”之称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在
- 6Honesty,my mum always used to tell me,is the best policy.Of
- 7在经济学中,定义Mf(x)=f(x+1)-f(x),称Mf(x)为函数f(x)的边际函数,某企业的一种产品的利润函数P(
-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弧 B.应激性 C.适应性 D.反射
- 9已知函数,其图象上两点的横坐标,满足,且,则有( )A.B.C.D.大小不确定
- 10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关于学习书法,宋代大作家晁补之说:“学书
热门考点
- 1目前,“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的成员国共有[ ]A.10个 B.12个 C.18个 D.27个
- 2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B.C.D.
- 3西藏解放60年来,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用已达200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保持不少于10亿元。党和政府
- 4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将烧红的木炭伸入集气瓶中时,应______(填“缓慢”或“迅速”)伸入,效果更好.木炭在氧气
- 5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比为9:1,周长差为12cm,则较小三角形的周长为( )cm。
- 6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B,用轻弹簧连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开始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推木块A,则弹簧在第一
- 7(8分)现有:①铁锅②鸡蛋③白酒④乙烯。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在上述四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入下列空格中(填编号)。(1)
- 8I’m not sure whether I will have anything else to do this ev
- 9如图是一个圆柱体棱镜的截面图,图中E、F、G、H将半径OM分成5等份,虚线EE1、FF1、GG1、HH1平行于半径ON,
- 10Life is filled with challenges. As we get older we __21__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