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同学学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后,决定选择黄粉虫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探究,步骤如下:取方形白色瓷盘作容器,往盘中央放入20只等大的黄粉虫成虫.瓷盘一侧用不透光的塑料垫板盖上,另一侧用透明的投影胶片盖上.观察和记录5分钟内两侧黄粉虫的数量,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 (1)黄粉虫的发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这种发育方式为______. (2)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_____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 (3)为使实验更有说服力,垫板和胶片遮盖的瓷盘面积应相同.若全班有10个小组开展探究,应取10组数据的______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
(1)黄粉虫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大,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2)探究实验是指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该实验除了瓷盘一侧用不透光的塑料垫板盖上,另一侧用透明的投影胶片盖上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实验变量是光.因此,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光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 (3)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并计算平均值是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故答案为:(1)完全变态发育;(2)光;(3)平均 |
核心考点
试题【某班同学学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后,决定选择黄粉虫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探究,步骤如下:取方形白色瓷盘作容器,往盘中央放入20只等大的黄粉虫成虫.瓷盘一侧用不透光】;主要考察你对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等知识点的理解。
[详细]
举一反三
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如图所示.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 | 鼠妇只数 | 水泥路上 | 0 | 水槽边的石头下 | 24 |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 18 | 干草地中 | 2 | 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条件,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这样设计的实验属于( ) | 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中,单一变量是( )A.土壤的干燥、湿润 | B.环境温度的高、低 | C.光线的明亮、阴暗 | D.食物的多、少 |
| 鼠妇生活的环境是( )A.土壤 | B.水中 | C.干燥的陆地上 | D.潮湿的陆生环境 |
| 下面是某班同学(分8组)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的一次活动: 掀开玉米秸(或柴草)捕捉若干只鼠妇,按以下步骤操作:在长方形木盒内均匀地铺一层湿土,将10只鼠妇放在木盒中央.然后盖一层玻璃板,玻璃板的一半透明,另一半贴一不透明黑纸.每一分钟记录一次鼠妇的分布情况,直到3次鼠妇记录相同. 请回答有关问题: (1)有的同学在捉鼠妇时发现,当掀开玉米秸后鼠妇会很快地钻到玉米秸秆下或其他杂物下.由此我们可以初步推断______. (2)某组同学在按以上操作时发现,在玻璃板透明端下的鼠妇有4只,在黑暗端下面的有6只,而此时木盒的明亮端1只而黑暗端9只.已知光能影响鼠妇的分布,之所以出现先前明亮和黑暗处鼠妇数量差别不大的情况,原因可能是______. (3)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条件,老师做一次演示实验和全班分若干组实验,哪个更有说服力?为什么?_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