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 大豆(粒) | 温度 | 水分 | 空气 | 光照 |
培养皿甲 | 20 | 25℃ | 适宜 | 充足 | 有光 |
培养皿乙 | 8 | 0℃ | 适宜 | 充足 | 有光 |
(2)甲和乙能否形成对照? (答“能”或“不能”)。原因是: 。
(3)如果小王想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那么,他应该再设计一个实验丙,除了 条件不同外,其余所有的条件都应该与培养皿 相同。
答案
(2)不能,大豆的数目不同,不能构成对照实验。
(3)光照;甲
解析
试题分析:(1)在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实验中,有无光照是影响种子的萌发的因素,实验变量是光.提出问题: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吗?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或不需要)光照.
(2)(3)对照试验的关键是变量的唯一性,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甲和乙不能形成对照实验,甲和乙有两个变量:大豆的数目不同;温度不同。甲是实验组,其它组都是对照组。如果小王想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那么,他应该再设计一个实验丙,除了光这个条件不同外,其余所有的条件都应该与培养皿甲相同。
核心考点
试题【小王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选择了同一品种、具有萌发能力的大豆种子,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大豆(粒)温度水分空气光照培养皿甲2025℃适宜】;主要考察你对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有机物 |
B.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 |
C.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
D.玉米粒的胚乳内储存有营养物质 |
A.煮熟的 | B.被虫咬掉胚的 |
C.保存完好的 | D.正处于休眠期的 |
A.甲组能发芽,乙不能发芽 |
B.甲组不能发芽,乙组能发芽 |
C.甲、乙两组都能发芽 |
D.甲、乙两组都不能发芽 |
(1)在菜豆种子中,[5] 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它是由菜豆花结构中的 发育而来的。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并识别丙图中菜豆幼苗A部分是由菜豆种子结构中的[2] 发育而来的。
(3)玉米种子萌发时必须要有足够的营养供应,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于[ ]胚乳中。
最新试题
- 1遵义会议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下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
- 2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2)调整完成后
- 3【题文】请描述下面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4分) 说明:棒
- 4设函数y=f(x)在R内有定义,对于给定的正数K,定义函数,取函数f(x)=2-|x|,当K=时,函数fK(x)的单调递
- 5第二节补全对话。根据对话内容,从对话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Mike is pi
- 6如图,三孔桥截面的三个孔都呈抛物线形,两小孔形状、大小都相同.正常水位时,大孔水面宽度AB=20米,顶点M距水面6米(即
- 7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乙烯、乙炔B.苯、己烷C.己烷、环己烷D.苯、甲苯
- 8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混合后能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的是[ ]A. NaOH、CaCl2、FeCl3B.
- 9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时尚未加盟的是[ ]A.外高加索B.乌克兰 C.白俄罗斯 D.哈萨克
- 10已知甲运动方式为:先竖直向上运动1个单位长度后,再水平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乙运动方式为:先竖直向下运动2个单位长度后,
热门考点
- 1函数f(x)=lgx的定义域为______(以区间作答)
- 2下列积分值等于1的是[ ]A.B.C.D.
- 3已知引力常量G、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仅利用这三个数据,可以估算出下列哪个物理量?(
- 4数轴上-1所对应的点为A,将A点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则此时A点距原点的距离为______个单位长度.
- 5【题文】设有最小值,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为动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B.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C.有毒物质通过
- 7设数列{an}的首项a1∈(0,1),,n=2,3,4,….(Ⅰ)求{an}的通项公式;(Ⅱ)设,证明bn<bn+1,其
- 8(11分)一小物块随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一起运动,被一水平向左飞的子弹击中并从物块中穿过,如图1所示.固定在传送带右端的位
- 92014年3月20日,某市猪肉价格是每公斤21元。这里货币的职能与下列选项中货币职能一致的是 A.付购房定金10000元
- 10Why don"t you like the talk? It"s_____ one that I have 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