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酒精浓度 | 清水 | 1% | 3% | 5% | 8% | 10% | 15% | 20% |
10秒内心脏跳动次数 | 33 | 30 | 28 | 24 | 22 | 21 | 18 | 死亡 |
(1)将以上数据转在坐标系内表示出来,并将其连成一条曲线。
(2)上述图表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___________的影响,即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__。
(3)当酒精的体积分数达到20%时,水蚤会因为酒精浓度过大而导致___________。分析其原因,就很容易得出,酒精具有______________作用,所以会减缓心脏的跳动。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由表格中可知,清水中水蚤的正常心率为33次/10S,当酒精的体积分数分别是( 清水)、1%、3%、5%、8%、10%、15%、20%,对应的水蚤心率分别是33、30、28、24、22、21、18、0( 死亡),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影响,即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酒精具有麻醉神经系统的作用,当酒精的体积分数达到20%时,水蚤会因为酒精浓度过大,神经系统被完全麻醉而导致心跳停止(心率是0),引起死亡,因此酗酒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酒精对水蚤心跳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跳的影响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受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核心考点
试题【验证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室常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制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学生在实验时配制如下的不同浓度梯度的酒精:1%、3%、5%、8%、10%、15】;主要考察你对注意合理营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绿颜色的食品 | B.带有QS标识的食品 |
C.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的食品 | D.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 |
A.增加蛋白质的消耗 | B.降低人体对糖的吸收 |
C.增加脂肪的消耗 | D.降低人体的消化能力 |
A.使用方法 | B.包装是否精美 |
C.生产厂家 | D.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
最新试题
- 1已知cosα=45,cosβ=1213,且α、β为锐角,则cos(α+β)=______.
- 2已知“成等比数列”,“”,那么成立是成立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非必要
- 3近年来,菲律宾、越南等国先后宣称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我外交部严正声明: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图是
- 4将一带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泡沫塑料小球时,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有机玻璃棒带______电,这是因为__
- 5计算3 -1+
- 6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蚂蚁蚁穴体系有序、高效运转的“交通体制”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见( )①事物的
- 7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6,AB=8,∠B=60°,BC=______.
- 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战役是A.莫斯科保卫战B.诺曼底登陆战C.凡尔登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
- 9小亮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一种细胞,他发现这种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这种细胞肯定不是( )A.洋葱
- 10.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
热门考点
- 1伽利略是近代天文学革命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成为教会人士极端仇恨的人物之一。右图反映了伽利略被教会审判的情景,不久他被判处终
- 2重核的 变和轻核的 变都能释放核能。太阳辐射出的能量来源于 变;目前,核反应堆放出的能量来源于
- 3李白的诗《古风》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里所说的秦王是指______________
- 4当b>0时,-a3b=( )A.-aabB.-a-abC.aabD.a-ab
- 5.下列从P到Q的各对应关系f中,不是映射的是( )A.P=N,Q=N*,f:x→|x-8|B.P={1,2,3,4,5
- 6图是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业带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23~24题。小题1:A地区的重点产业最可能是( )A.以钢铁工业为龙头
- 73年前M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50元,甲企业每天生产M商品的价值总量为10000元,乙企业每天生产M商品价值总量为15
- 8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了灾难,为了防止水污染,下面①~⑤的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①禁止使用农药和
- 9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与x轴交于点A,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B,BC垂直x轴于点C,OC=2AO
- 10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指道光、咸丰)以降之学新。”文中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