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答案
解析
故答案为:×
核心考点
试题【草履虫生活在清澈见底、水流湍急的小溪中。 ( )】;主要考察你对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①草履虫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
②草履虫能自由运动
③草履虫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
④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很灵敏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④ |
(1)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图中各种生物,你会发现它们的细胞结构有许多共同点,如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两点);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如:与乙和丙相比,甲和丁的细胞中没有 ,因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需要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若你在观察生物乙时,发现视野亮度太大,无法辨清其内部结构。为了进一步观察,你应如何调节显微镜? 。
(3)若你观察到的生物丁正进行细胞分裂。试写出在丁的分裂过程中,最先进行分裂的结构名称:[ ] ([ ]内填图中代码,其后填相应的结构名称)。该结构在分裂时,其内包含的 数量会增加一倍,并等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
(4)病毒与图中生物相比,在结构方面的显著特点是:
。
A.像倒转的草鞋底 |
B.全身布满纤毛 |
C.体长大约不到一粒芝麻的1/10 |
D.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清水沟中 |
⑴取两片载玻片,分别编号1和2。
⑵在每片载玻片上滴加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
⑶用显微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草履虫是好氧生物,如果要想吸取含草履虫较多的培养液,应该从培养液的 (填“表”或“底”) 层吸取。
(2)用镊子夹取一点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的液滴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草履虫的变化,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结论是:(以下三空填“选项”中的字母)
①若左侧液滴中的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刺激。
②若右侧液滴中的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刺激。
③左右两侧液滴中草履虫运动都不明显,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刺激。
( 选项 A: 有害 B:有利 C:既不有利也不有害 )
(3)在此实验中,1号载玻片起 作用。
最新试题
-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歼灭信笺草菅人命渐染B.沆瀣一气
- 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2a2b-3a2b=-a2bB.3x+2y=5xyC.5xy-3xy=2D.a2+a=a3
- 3设为非零实数,则:是: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4下列反映农业生产的文字和谚语中,与农业生产特点对应组合正确的是[ ]A、“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周
- 5求整式3a+2b+1减去2a-3b的差是 .
- 6若关于x的不等式f(x)<0和g(x)<0的解集分别为(a,b)和(1b,1a),则称这两个不等式为对偶不等式.如果不等
- 7下列措施中,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用MnO2作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B.把石灰石固体研细后与盐酸反应C.把
- 8冷水和热水混合后,冷水升高的温度一定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 [ ]
- 9阅读理解。 This sad story happened on a cold winter evenin
- 10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角度讲,第二次鸦片战争带给中国的影响是A.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B.中国又增开了十一处通商口岸C.清
热门考点
- 1Don"t blame genes for aging facial skin. A new study of twin
- 2下列可食用的部分属于营养器官的是( )A.大豆B.花生C.白菜D.苹果
- 35.6gFe和一定量的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反应后的溶液加入0.25moL的氢氧化钠恰好使铁离子完全沉淀
- 4张老师利用下图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a是气球,b中放人白色的碳酸钡固体,c、d是胶头滴管,d中吸入氢氧化钠的浓溶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中国妇女
- 6下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A、C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
- 7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3题。 1. What does the speaker talk about ? A. He
- 8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粗糙斜面上,在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斜面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F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老一少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年轻人待树苗成活后,每隔三
- 10When copying the letter, pay special attention not to 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