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人体大多数细胞也具有结构①和⑤ |
B.①产生的气体可以被②利用,②产生的气体可以被①利用 |
C.图示细胞构成植物的营养组织,④中的成分全部是水 |
D.细胞分裂时,首先细胞分裂成两部分,然后结构③分裂成两个,其中的一个进入另一细胞中 |
答案
B、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线粒体中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所以①产生的气体可以被②利用,②产生的气体可以被①利用,是正确的;
C、图中④是液泡,液泡内有水、糖类等营养物质,酸、甜、苦、辣、咸味的物质就在液泡中.故C说法错误;
D、细胞分裂时首先③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核心考点
试题【如图为某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部分结构已标出其名称,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大多数细胞也具有结构①和⑤B.①产生的气体可以被②利用,②产生的气体】;主要考察你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西瓜中带有甜味的汁液储存在①细胞质中 |
B.在一个西瓜细胞进行分裂时,首先进行分裂的结构是②细胞核 |
C.西瓜果实里的种子是由雌蕊的胚珠发育来的 |
D.利用果实里的种子繁殖后代,这属于有性生殖 |
(1)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______.
(2)对细胞有保护作用,并能进行物质交换的是______.
(3)在该图画出的结构中,其中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
A.植物细胞内都有两种能量转换器,而动物细胞内只有一种 |
B.所有细菌都是单细胞的,且都能独立生活,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
C.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适于陆地生活的运动器官和发达的感觉器官与神经系统 |
D.每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都是自然界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A.③ | B.④ | C.⑤ | D.⑥ |
最新试题
-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 2防蛀虫,常在衣柜里放樟脑丸.一段时间后樟脑丸变小了,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同时能闻到樟脑的气味,这是分子
- 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
- 4如图所示有一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3m3的正方体木块,用一条质量和体积可忽略不计的细绳,两端分别系
- 5如图,正三棱柱ABC-A"B"C"中,D是BC的中点,AA"=AB=2.(1)求证:A"C//平面AB"D;(2)求二面
- 6正在结西瓜的植株,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气孔的水分散失B.光合作用C.瓜果的膨大D.植株的生长
- 7计算:(yx2)3=______.
-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看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总是情动神伤, , ,
- 9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①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②物质的力借以表现出的各种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
- 10在下图中,∠1=∠2,能判断AB∥CD的是[ ]A.B.C.D.
热门考点
- 1三(5)班学生对中国古代三个大一统时期(秦汉、隋唐、元明清)进行研究,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秦朝首创中央集权制
- 2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操作过程中,仪器选用不正确的是 [ ] 操作 选用
- 3My mother is talking my teacher.A.andB.with C.inD.at
- 4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A.平抛出去的物体在落地之前B.荡秋千的人摆过最低位置时C.汽车在过凸形桥桥顶
- 5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1)孙悟空在乌鸡国刚降了青毛狮怪,马上又遇到了小妖精红孩儿,又是一场______
- 6选做题(二期课改)沪上高校自主招生引发热议,“黄金周取消”、“嫦娥一号”等热点话题进入高校自招试卷,面试中高校尤其关注学
- 7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环绕运动,设轨道圆半径为R,路面汽车的最大静摩擦力是车重的1/4,要使汽车不冲出跑道,汽车运动速度不得
- 8计算题(1)(-12)-5+(-14)-(-39)(2)(-24)×(18-13+14)+(-2)3(3)-42÷(-4
- 9***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表明 ( )A.对同一事物,人
- 10—Are you satisfied with the result? —Not at all. It coul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