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的反抗情绪日益激烈,仅1860年一年农奴起义就达108次之多。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清醒地意识到“与其让农奴起义推翻我们,还不如自上而下地解放他们。”俄国被迫改革,但在审查改革方案时他说:“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材料二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开始探寻救亡图存之路。“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俄、日改革的背景有何不同之处。
(2)材料一中,“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在改革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说明了什么?
(3)请写出材料二中日本人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我国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方面应该怎样做。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和日本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答案
(2)农民获得自由时必须以高价赎买一块份地;说明改革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或者改革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
(3)殖产兴业(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警察制、《大日本帝国宪法》等也可);对外来文明不能生搬硬套,要选择性的进行取舍,才能对我有利。
(4)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的反抗情绪日益激烈,仅1860年一年农奴起义就达108次之多。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清醒地意识到“与其让农奴起义推翻我们,还不】;主要考察你对1861年改革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 19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b 美国南北战争 c 戊戌变法 d俄国十月革命
e 赫鲁晓夫改革 f 1956年匈牙利的改革 g 中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 h 1991年苏联解体
B.cdg
C.dfh
D.efg
①英国②法国③美国④日本⑤俄国
B.①③
C.③④
D.④⑤
B.俄国社会性质
C.农奴的法律地位
D.沙皇的专制统治
最新试题
- 1已知等比数列中,各项都是正数,且,成等差数列,则( )A. B. C.D.
- 2 假期中,你从小在国外长大的表弟回来了,他长着黑头发黄皮肤,也懂得汉语,可是一点也不熟悉我们的传统文化,请从中国四大名
- 3改革开放初期的文学作品反映的主要内容是[ ]A.弘扬民族道德精神B.改革开放的新成就C.反思“文革”D.革命时代
- 4处于北纬45°的物体与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A.B.C.D.
- 5The old lady insisted that her daughter ____ still alive and
- 6看图写句。 根据图示和提示词,写出恰当的句子,每图一句。 要求:1. 使用全部的提示词;2. 写出完整的
- 7My life has changed a lot during the ____________ years.
-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书塾狂澜骊歌人际罕至B.屏障喧闹阻抑来势汹汹C.亘古崎岖
- 9根据你听到的对话和问题,选出最恰当的答案。
- 10把下面五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热门考点
- 1THE WAY TO READ FASTPerhaps you have been told about some ha
- 2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①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
- 3阅读理解 There"s no need to say it, but there are really mor
- 4Life comes in a package, which includes love and hate, happi
- 5上海的最大经济增长点来自[ ]A、浦西 B、浦东 C、嘉定 D、宝山
- 6阅读理解。 Do you have a brother or a sister? Do you have two
- 7下列各项,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二恶英成了当今词汇以后,各种媒体对它的“包装”可谓五花八门。有的写成“二恶英
- 8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宏伟的史诗。静静的顿河,你的流水像镜子一样 着歌
- 9在极坐标系中,过点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方程的极坐标方程是 (请选择正确标号填空) (1) (2) (3
- 10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