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王进喜 | B.邓稼先 | C.焦裕禄 | D.雷锋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人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1956-1966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人民和干部涌现出大批模范人物,像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 焦裕禄,两弹元勋邓稼先,人民的好战士雷锋等,本题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出现的大批模范人物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都都表现了一心为公,服务于人民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被誉为“人民的好干部”的是( )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雷锋】;主要考察你对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十二大 | B.十三大 | C.十四大 | D.十五大 |
A.加强国家对企业的监管 | B.承认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
C.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 | D.放弃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
A.经济建设 | B.四项基本原则 | C.改革 | D.开放 |
A.中共一大中共七大 | B.中共七大中共十四大 |
C.中共一大中共十四大 | D.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
《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2分)
(2)“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2分)这个“圈”后来发展为什么样的格局?(4分)
(3)“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3分)
(4)歌词中的“老人”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2分)
最新试题
- 1下面是蝴蝶一生经历的不同阶段,请你按照它们的发育过程进行排序( )A.受精卵→成虫→幼虫→若虫B.受精卵→幼虫→蛹→成
- 2资源与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也关系着我们共同的未来.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决定围绕“资源 环境 发展”办一期墙报,以此
- 3函数f(x)=3x-lnx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A.(1,2)B.(2,3)C.(3,4)D.(e,+∞)
- 4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夹角是A.45°B.30°C.60°D.90°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项式﹣的系数是﹣,次数是3B.xy2的系数是0C.5x﹣6是单项式5x与﹣6的和D.
- 6阅读理解 Over the last 25 years, British society has changed
- 7The ancient vase, Tang Dynasty, is quite valuable. [
- 8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材料.(每空1分,计10分)(1)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锡、铜、铁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
- 9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
- 10You might think that “global warming” means nothing more tha
热门考点
- 1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 2炎热夏天的中午,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会减弱,称为植物的“午睡”现象。跟上午相比,中午植物叶肉细胞内的C3化合物、C5化合物
- 3下图为“中国四季分配类型图”,读图回答小题。小题1: 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季分配类型依次是A.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长
- 4我国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根据“木桶效应”理论,影响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为突出的资源是A.土地B.森林C.矿
- 5“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材料描述的是古代
- 6—Does he _______a small nose?—No, he doesn’t. He ______ a bi
- 7【题文】“月”是一个很常见的诗词意象,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本的古诗词篇目中出现过无数次。请从该册课本中选择一句或一联含有“月
- 8《人民画报》在1959年发表了建国十周年国庆大阅兵的照片。同一期刊发的相关照片可能还有A.游行群众高举“小平你好”标语的
- 9由钠、镁、铝、锌四种金属单质中的两种组成的合金共12 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5.6 L氢气(标准状况),那么此合金中一
- 10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魏源B.李鸿章C.孙中山D.康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