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土地改革的意义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见下图。                             《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2分)
材料二  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3分)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的早稻、花生高产“卫星”反映了当时我国农业生产出现哪一问题?(1分)
材料四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交售粮食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30000斤
一一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4)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这与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体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比1976年大幅度提高的最主要原因。(3分)
答案

(1)土地改革。
(2)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或走集体化和社会主义道路。
(3)浮夸风。
(4)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的是土地改革,以及观察图片的能力,题文中的图片下面有“《土地改革法》”字样,再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由此可以很容易想到1950年——1952年底进行的土地改革。
第(2)问主要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有关知识内容也有读图能力的考查,根据题文“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可以知道是三大改造时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3)问主要考查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失误有关知识的理解,那时的失误主要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题文中的材料“早稻、花生高产卫星’”体现是浮夸风
第(4)问主要考查的是改革开放政策有关的知识内容的理解,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976年和1979年,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是因为那时农村是人民公社,农民生产没有积极性,粮食产量不高,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农村改革首先在安徽凤阳小岗村进行,开始分田到户,自负盈亏,之后全国范围内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见下图。                             《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主要考察你对土地改革的意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材料一 到1952年底,全国近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
材料二 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畜被屠宰。
材料三 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史上哪些重大事件?(6分)
(2)三则材料中,对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有哪些?(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进行了土地改革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 从下列图片和表格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1)图一反映的事件开始的时间是    年,改革的依据是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          》。此后,                制度被消灭。(3分)
(2)图二反映的事件是                   ,这一事件到      年基本完成,同时进行的另外两个方面的运动是手工业合作化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三项运动的完成标志
                                              。(3分)
(3)图三反映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发生的哪次运动?(2分)
(4)从材料二中看到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与20世纪70年代党中央在农村实行的改革有关,这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4年,福建汉族农民杨白劳为地主王老五耕种土地。1956年,杨白劳和王老五都成为人民公社的社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如图,阅读材料并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①农民拥护《土地改革法》           图②合作社的农民在分粮
图③“卫星田”的稻穗能托住一女孩     图④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1)以上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8分)
(2)通过以上历史事件学习,你认为现在我国在制定、调整农村经济政策时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遵循哪些原则?(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