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黄海大战 > “清军没有守住一座该守住的城池,没有攻下一个该攻下的阵地。丰岛海战、平壤之战,乃至大东沟海战,日军无一战有十足胜算,但清军却总是无一战不一触即溃。”这些言论议论...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清军没有守住一座该守住的城池,没有攻下一个该攻下的阵地。丰岛海战、平壤之战,乃至大东沟海战,日军无一战有十足胜算,但清军却总是无一战不一触即溃。”这些言论议论的是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内容。甲午中日战争包括陆地上的平壤之战、辽东之战,海上的丰岛海战、大东沟海战、威海之战,以清军战败结束,B项正确。
核心考点
试题【“清军没有守住一座该守住的城池,没有攻下一个该攻下的阵地。丰岛海战、平壤之战,乃至大东沟海战,日军无一战有十足胜算,但清军却总是无一战不一触即溃。”这些言论议论】;主要考察你对黄海大战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2分)2014年,又一个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是一场令近现代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2014年04月13日06版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2分)。请用史实说明“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1分)
材料二:
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日本,这次是还要制造事端打响“第一枪”呢,或是制造事端逼迫中国打响“第一枪”呢?
——中新网2014年1月2日电
(2)请用20世纪30年代的两个史实说明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4分)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3)为什么将“南京大屠***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在12月13日?(2分)
(4)请结合抗战胜利的意义谈谈为什么要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9月27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第67届联大发表讲话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和法理依据。1894年日本通过发动战争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将钓鱼岛割让给日本。”这里的战争和条约指的是
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马关条约》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开始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史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A.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11分)
材料一:日本人和中国人大不相同,他们已有能力使西方技术适应他们的需要,有能力建立一支有效的军事力量。在达到其他东方国家当时所不能达到的水平之后,日本这时便迫使朝鲜接受一些内容不十分明确的要求,而中国也声称对朝鲜拥有宗主权。两支军队发生冲突,l894年8月,中日双方正式宣战。中国军队又轻易被击溃,l895年4月,北京被迫接受了《马关条约》。条约的条款要求中国赔款,承认朝鲜独立,割让一些领土给日本。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
材料二: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1.8%,德国仅占l3.2%。但到1914年时,英国工业产量所占的比例却已下降到14%,而德国的产量则略微上升到l4.3%,稍大于英国所占的比例。1871年德国要求建立一个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把目标对准了葡萄牙、荷兰和比利时这样一些小国的富裕的殖民地,并坚决认为德国还必须拥有“显要的地位”。但是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站着茅坑不拉屎的自私鬼。
材料三:2014年3月8目,外交部长王毅谈中日关系时强调“2014不是l914,2014更不是l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
(1)材料一、材料二中双方的矛盾最终导致的战争分别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日本能够战胜当时的中国的原因有哪些?(2分)这次战争的结果对中国产生的恶劣影响是什么?(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一、二,日本与德国极力扩张共同目的是什么?(2分)
(4)“2014不是l914,2014更不是1894”,我国发出这一强音彰显了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和勇气。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发出这一强音的“底气”是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